体位性脑缺血

健康小讲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个几年前人们尚陌生的词汇,现在日益受到医生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它是中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兆。调查研究表明,患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要比未患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高16倍。每百名中风患者中,有25人曾患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见它与中风的关系何等密切。那么,关于短暂性脑缺血,你知道多少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TIA好发于34~65岁,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无先兆,有一过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但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无后遗症。

临床

表现

1.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的TIA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视力障碍等,亦可出现同向性偏盲等。

主要表现: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或白色闪烁,或视野缺损,或复视,持续数分钟可恢复。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优势半球受损出现一过性的失语或失用或失读或失写,或同时面肌、舌肌无力。偶有同侧偏盲。其中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短暂的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偶亦可见。

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主要症状有:最常见的症状是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一过性视物成双或视野缺损等。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一过性单肢或双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一过性听力下降、交叉性瘫痪、轻偏瘫和双侧轻度瘫痪等。少数可有意识障碍或猝倒发作。

治疗

针对TIA发作形式及病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偶尔发作或只发作1次在血压不太高的情况下可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应用时间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多数情况下需应用2~5年,如无明显副作用出现,可延长使用时间,如有致TIA的危险因素存在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应更长。同时应服用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如尼莫地平,也可服用烟酸肌醇酯。

频繁发作即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发作的应作为神经科的急症。TIA发作频繁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近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

2.抗血小板聚集

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等。

3.改善脑微循环

如尼莫地平、桂利嗪(脑益嗪)等。

4.扩血管药物

如曲克芦丁(维脑路通)都可选用。

预后

TIA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临床综合征,发作期间可出现明显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表现。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不同程度地削弱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般认为:TIA后脑梗死发生率第1个月为4%~8%,第1年为12%~13%,在5年后达24.29%,第1个5年内每年的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5.9%。罹患TIA后,患者对于疾病的预后极为担心,从而导致焦虑、多疑、抑郁等情感障碍。负性情绪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重心理状态的改变。

另外,TIA的预后与高龄体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有关系,如果不能及时控制TIA发作,可能最后导致脑血管病发作,如果及时治疗TIA发作则预后良好。

调查统计资料表明,下列6种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特别注意:1、有动脉硬化病史者;2、血脂、血压和血液粘稠度明显增高者;3、、体胖、缺乏运动者;4、滥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5、有中风、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6、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呢?

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人群或者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应了解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例如,高血脂的病人应低脂饮食,严禁摄入动物油,尽量食用植物油,宜选用含脂肪少的食物,避免食用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鸭、鹅等,禁食油炸粘腻的食物。

2、运动可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血糖,提高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乒乓球、游泳、划船、球类等。其中甩手倒退走、

慢跑等运动安全简便,适合中老年人。病人在运动时要掌握好强度,循序渐进,每次30~60min,每日1次。

3、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潘生丁等,以改善脑循环。同时还可选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增加脑流量的药物,如尼莫地平和脑益嗪等。伴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有效控制血糖;伴有高血脂的病人除了调节饮食结构外,还应尽早使用降血脂药物。

4、正确认识疾病,以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5、经过综合治疗,病人肢体的活动功能大多能恢复,但也要经常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上肢的功能锻炼可将双手撑于身后,使髋部尽可能向前挺出,并伸展整个脊柱。下肢肌力的锻炼方法可步行上下楼梯,试着用足跟蹬地;仰卧时双腿可在空中蹬自行车,或臀部抬高做桥式活动等。

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过度操劳,保持情绪稳定,调整心态,增添生活情趣;还要注意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

温馨提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出现说明颅内某小动脉管微栓塞、血流量降低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而出现临床上的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后因脑血管自身的调节等原因短时间脑缺血改善,症状消失。医学研究认为这种脑内小动脉的狭窄是由于从硬化的动脉内膜或心脏内膜上脱落的破碎小块物或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随血流到脑内小动脉或脑动脉本身硬化后所引起。如果上述原因不解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会再发甚至完全堵塞该动脉而引起大中风。因此其治疗不仅是治疗本病,而且对于预防大中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祝您身体健康!!!

xcslyysjnk1

点击“上方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df/22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