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多发缺血灶 > 小时候常见却又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您认识吗
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多发缺血灶 > 小时候常见却又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您认识吗
“你如果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一定还记着,小时候田野里那些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现在您还能够回忆起他们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01
—
龙葵
龙葵(学名:Solanumnigrum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
02
—
曼陀罗
曼陀罗(学名:DaturastramoniumLinn.)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叶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顶端急尖,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长4-5厘米,筒部有5棱角,蒴果直立生,卵状,长3-4.5厘米,直径2-4厘米。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主要生长于住宅旁、路边或草地上。
曼陀罗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因花朵大而美丽,具有观赏价值,可种植于花园、庭院中,美化环境。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掺合油漆。可用作杀虫、杀菌剂。
03
—
苘麻
苘麻(学名:AbutilontheophrastiMedicus)是锦葵科一年生亚灌木草本,茎枝被柔毛。叶圆心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叶柄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状,裂片卵形;花黄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
该种的茎皮纤维色白,具光泽,可编织麻袋、搓绳索、编麻鞋等纺织材料。种子含油量约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业用润滑油;全草可作药用。
04
—
苍耳
苍耳(学名: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是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厘米。根纺锤状,茎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近全缘,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花冠钟形,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喙坚硬,锥形,瘦果倒卵形。7-8月开花,9-10月结果。
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
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种子可榨油,苍耳子油与桐油的性质相仿,可掺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毡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果实供药用。
05
—
小蓟
小蓟(学名:Cirsiumsetosum)。山东俗名萋萋菜,是一种优质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叶互生,基生叶花时凋落,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2厘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丝状毛,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窄狭或钝圆,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
06
—
牛筋草
牛筋草(学名:Eleusineindica(L.)Gaertn.),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囊果卵形,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被2,折叠,具5脉。花果期6-10月。
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也有分布。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脑炎。
07
—
泥胡菜
泥胡菜(学名:Hemisteptalyrata(Bunge)Bunge)是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厘米。茎单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裂片线形,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深褐色,3-8月开花结果。
生长在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
泥胡菜全草可入药,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08
—
田旋花
田旋花(学名:ConvolvulusarvensisL.)是旋花科、旋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条纹及棱角,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基部大多戟形,或箭形及心形,侧裂片展开,中裂片卵状椭圆形,狭三角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微尖或近圆;叶脉羽状,基部掌状。花序腋生,花柄比花萼长得多;苞片线形,萼片有毛,长圆状椭圆形,钝,具短缘毛,内萼片近圆形,花冠宽漏斗形,白色或粉红色,或白色具粉红或红色的瓣中带,或粉红色具红色或白色的瓣中带,花丝基部扩大,具小鳞毛;子房有毛,柱头线形。种子卵圆形,无毛,暗褐色或黑色。
生于耕地及荒坡草地上。田旋花是麦田常见的顽固性杂草。
田旋花的全草入药,调经活血,滋阴补虚。
09
—
马唐草
马唐(学名: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是禾本科,马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膝曲上升,高可达80厘米,无毛或节生柔毛。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总状花序;穗轴直伸或开展,两侧具宽翼,边缘粗糙;小穗椭圆状披针形,第一颖小,短三角形,无脉;第二颖披针形,第一外稃等长于小穗,中脉平滑,两侧的脉间距离较宽,第二外稃近革质,灰绿色,顶端渐尖,等长于第一外稃;6-9月开花结果。
它的种于传播快,繁殖力强,植株生长快,分枝多。因此,它的竞争力强,广泛生长在田边、路旁、沟边、河滩、山坡等各类草本群落中,甚至能侵入竞争力很强的狗牙根、结缕草等群落中。
马唐是一种优良牧草,但又是危害农田、果园的杂草。
10
—
葎草
葎草(学名:Humulusscandens(Lour.)Merr.),又名勒草,黑草,麻葛蔓,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叶片纸质,肾状五角形,掌状,基部心脏形,表面粗糙,背面有柔毛和黄色腺体,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锯齿;雄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雌花序球果状,苞片纸质,三角形,子房为苞片包围,瘦果成熟时露出苞片外。花期春夏,果期秋季。
常生于沟边、荒地、废墟、林缘边。
该种可作药用,茎皮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种子油可制肥皂,果穗可代啤酒花用。葎草也是中国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收载的有害植物,该种种子繁殖。危害果树及作物,其茎缠绕在植株上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1
—
稗子
稗子,拉丁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子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分,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是,它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
12
—
泽漆
泽漆(学名:EuphorbiahelioscopiaL.)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根纤细,长7-10厘米,直径3-5毫米,下部分枝。茎直立,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光滑无毛。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5厘米,宽5-15毫米。花序单生,有柄或近无柄;总苞钟状,光滑无毛,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雄花数枚,明显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略伸出总苞边缘。蒴果三棱状阔圆形,光滑,无毛;具明显的三纵沟;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状,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暗褐色,具明显的脊网;种阜扁平状,无柄。花果期4-10月。
常见于山坡、路旁、沟边、湿地、荒地草丛中。
全草入药,有清热、祛痰、利尿消肿及杀虫之效;种子含油量达30%,可供工业用。
13
—
地肤草
地肤(拉丁学名:Kochiascoparia)别名扫帚菜、扫帚苗。为藜科地肤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荒野路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湿热、利尿等功效,外用治皮肤癣及阴囊湿疹。
14
—
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拉丁学名: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15
—
车前草
平车前,学名PlantagodepressaWilld.,俗称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无毛,花冠白色,无毛。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顶端,同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新鲜时白色或绿白色,干后变淡褐色。胚珠5。蒴果卵状椭圆形至圆锥状卵形。种子4-5,椭圆形,腹面平坦,黄褐色至黑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间及路旁。
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幼株可食用。
16
—
地黄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glutinosa(Gaetn.)Libosch.exFisch.etMey.),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
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17
—
决明草
决明草学名决明(CassiatoraLinn.),又名草决明、假花生、假绿豆、马蹄决明,豆科决明属植物。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1-2米,叶长4-8厘米,小叶3对,膜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花腋生,通常2朵聚生,花瓣黄色,下面二片略长,荚果纤细,近四棱形,两端渐尖,种子约25颗,菱形,光亮,花果期8-11月。常生于山坡、旷野及河滩沙地上。决明主要采用种子进行繁殖。决明的种子叫决明子,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之功效,同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苗叶和嫩果可食。
18
—
何首乌
何首乌(学名:Fallopiamultiflora(Thunb.)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19
—
马泡
马泡瓜(拉丁学名:CucumismeloL.var.agrestisNaud.),是黄瓜属下的植物,普遍为野生。
马泡瓜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萦蔓生,萦上每节有一根卷须。叶有柄,呈楔形或心脏形,叶面较粗糙,有刺毛。7、8月间开花,花黄色,雌雄同株同花,花冠具有3一5裂,子房长椭园形,花柱袖长,柱头3枚。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瓜皮颜色有青的,花的,白有带青条的。种子淡黄色,扁平,长椭园形,表面光滑,种仁白色
20
—
蒺藜
蒺藜(学名:TribulusterrestrisL.)又名白蒺藜、屈人等。为蒺藜科蒺藜属植物,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全国各地有分布。生长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等地。青鲜时可做饲料。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果刺易粘附家畜毛间,有损皮毛质量。为草场有害植物。
21
—
旋复花
旋复花(拉丁学名:InulajaponicaThunb.),又名:金佛草、六月菊。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瘦果长椭圆形,被白色硬毛,冠毛白色。花期6-10月,果期9-11月。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水旁湿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根及叶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花是健胃祛痰药,也治胸中丕闷、胃部膨胀、暖气、咳嗽、呕逆等。
22
—
小蓬草
小蓬草(学名:Conyzacanadensis(L.)Cronq.)菊科,白酒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纺锤状,茎直立,高可达厘米或更高,圆柱状,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近无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多数,小,花序梗细,总苞近圆柱状,总苞片淡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花托平,雌花多数,舌状,白色,舌片小,稍超出花盘,线形,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瘦果线状披针形,被贴微毛;冠毛污白色,5-9月开花。
常生长于旷野、荒地、田边和路旁,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小蓬草嫩茎、叶可作猪饲料;全草入药消炎止血、祛风湿,治血尿、水肿、肝炎、胆囊炎、小儿头疮等症。据国外文献记载,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泻、创伤以及驱蠕虫;中部欧洲,常用新鲜的植株作止血药,但其液汁和捣碎的叶有刺激皮肤的作用。
23
—
野燕麦
野燕麦(学名:AvenafatuaL.),又称铃铛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坚韧。秆直立,高可达厘米,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含小花,第一节颖草质,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4-9月开花结果。
生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
该种植物除为粮食的代用品及牛、马的青饲料外,常为小麦田间杂草,其消耗的水分较小麦多1倍余,同时种籽大量混杂于小麦粒内,使小麦的质量降低;又是造纸原料;也是小麦黄矮病寄主。印第安人以其种子供食用。
24
—
蛇莓
蛇莓(学名:Duchesneaindica(Andr.)Focke),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疗疮药、蛇蛋果、地锦、三匹风、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老蛇泡、蛇蓉草、三脚虎、蛇皮藤、蛇八瓣、龙衔珠、小草莓、地杨梅、蛇不见、金蝉草、三叶藨、老蛇刺占、老蛇蔂、龙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蛇盘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龙草、三匹草、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红顶果、血疔草。
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厘米;瘦果卵形,长约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
25
—
凤仙花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balsaminaL.,为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爱。
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26
—
葱莲
葱莲(学名:Zephyranthescandida(Lindl.)Herb.)是石蒜科葱莲属植物。又名玉帘、葱兰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形,直径约2.5厘米,具有明显的颈部,颈长2.5-5厘米。叶狭线形,肥厚,亮绿色,长20-30厘米,宽2-4毫米。
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也宜绿地丛植,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
27
—
灯笼果
灯笼果(学名:PhysalisperuvianaL.):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密生短柔毛。叶较厚,阔卵形或心脏形,两面密生柔毛。花单独腋生。花萼阔钟状;花冠阔钟状,黄色而喉部有紫色斑纹;花丝及花药蓝紫色。果萼薄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浆果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圆盘状。夏季开花结果。
生长于路旁或河谷。植株全草均可入药。果实成熟后酸甜味,可生食或作果酱。
28
—
马齿苋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oleraceaL.),又名蚂蜂菜,为石竹目、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29
—
灰灰菜
灰灰菜,(学名:ChenopodiumalbumLinn)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
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由于灰灰菜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一般多是野生的,无人为因素影响其生长,因而营养价值较高,实至名归的绿色食品。
30
—
蛇床
蛇床(学名:Cnidiummonnieri(L.)Cuss.)是伞形科、蛇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根圆锥状,较细长。茎直立或斜上,多分枝,中空,表面具深条棱,粗糙。叶鞘短宽,边缘膜质,上部叶柄全部鞘状;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状卵形,羽片轮廓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常略呈尾状,末回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具小尖头,边缘及脉上粗糙。复伞形花序;总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具细睫毛;伞辐不等长,棱上粗糙;小总苞片多数,线形,小伞形花序具花,萼齿无;花瓣白色,先端具内折小舌片;花柱基略隆起,花柱向下反曲。分生果长圆状,横剖面近五角形,4-7月开花,6-10月结果。
生长在田边、路旁、草地及河边湿地。
蛇床的果实“蛇床子”入药,有燥湿、杀虫止痒、壮阳之效,治皮肤湿疹、阴道滴虫、肾虚阳痿等症。由于蛇床叶形美丽,呈羽状分裂,花序白色纯正,芳香,可以作为园林绿化植物,美化生活环境。
31
—
千日红
千日红(学名为GomphrenaglobosaL.),别名:百日红、火球花,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艳丽有光泽,花干后而不凋,经久不变,所以得名千日红。
千日红喜阳光、耐干热、生性强健,原产美洲热带,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花卉。供观赏,头状花序经久不变,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32
—
艾草
艾(学名:ArtemisiaargyiLevl.etVan),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茎单生或少数,高80-(-)厘米。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生于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33
—
红花酢浆草
红花酢浆草(学名:OxaliscorymbosaDC.)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无地上茎,地下球状鳞茎,鳞片膜质,褐色,叶基生;叶柄被毛;小叶片扁圆状倒心形,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背面浅绿色,托叶长圆形,顶部狭尖。总花梗基生,二歧聚伞花序,花梗、苞片、萼片均被毛;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心形,淡紫色至紫红色,花丝被长柔毛;花柱被锈色长柔毛,3~12月开花结果。
生于低海拔的山地、路旁、荒地或水田中。
红花酢浆草小花繁多,烂漫可爱。可布置成花坛、花境、花丛、花群及花台等。该种全草入药,治跌打损伤、赤白痢,止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