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该补的人就得坚持补薛立斋语音文字复习


北京最好的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2/8740638.html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也可以点击这里?到喜马拉雅收听喜马拉雅-讲薛立斋

医案原文链接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点这里查看→该补的人就得坚持补

深宫御医薛立斋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来讲薛立斋的医案。大家知道薛立斋是御医,一生中看病特别多,上到官员、下到百姓,留下了三千多则医案,这是了不得的。这些医案如果好好研究研究,这里边真的研究出好多东西来。

今天讲的医案的内容是这样,“州判蒋大用”,“州判”是当地地方的一个官员,“蒋大用”这人的名字。“形体魁伟”,大家看到没有,这跟朱丹溪很像,上来薛立斋先把这人的身体状态讲出来,形体魁伟,看着好像很雄壮的、很壮实的,真的壮实么?不一定。看后边,“中满吐痰”,中满就是胸腕里边堵得慌、胀、满的,胃腹堵得叫中满。“吐痰”,有痰往外吐。这也就有意思了,中满吐痰。然后“劳则头晕”,稍微一累就头晕,然后手指头发麻。

这时候怎么治呢?前面医生都“所服皆清痰理气”,因为中满里边堵了,给你理气。为什么理气呢?因为中满,胃脘是胀满的,所以理气。为什么化痰呢?因为他吐痰,所以化痰。

这个治疗应该没效果,所以来找薛立斋。薛立斋一看,说中满,脾气虚也。你脾气不足,无力运化,所以气机壅滞在里边儿。这种中满、胀满是虚的,不是实的,所以很多人一吃饭肚子、胃就胀起来了,好久也不下去,你说这是实症吗?这是虚症。像这样的人都是脾胃气虚,无力运化,食物一进去就堵在里边。所以他得站好时间。这叫中满,脾气虚。

为什么“痰盛”?脾虚。脾虚,“不能运也”。就是脾虚以后,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在里面凝结泛滥,慢慢成痰了。所以根源在脾虚,还是脾气不足。

为什么“头晕”?脾气虚,“不能升也”。清气不能往上升,因为气不足,一劳累气更虚了,结果上边气不足,所以头晕。

为什么“指麻”?因为脾气虚,“不能周也”。因为脾气虚弱,气虚以后不能推动气血运行,不能周流全身,所以手指会发麻。

这些根源都是脾气不足。所以大家看到没有,薛立斋是把脾气虚给放到了首要位置,因为你这些症状全是脾虚导致的。

所以要怎么办?薛立斋就开个方子,“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以补脾土”。

各位大家看到没有,补中益气这个方子,从李东垣创立以来,朱丹溪喜欢用,薛立斋大量的应用。就说这方子有多经典,后世医家都觉得这方子好,补气以后往上提。

加茯苓祛湿气,帮助往上提,补脾。半夏,燥湿,把湿气化掉,也是健脾的。所以,加茯苓、半夏以补脾土,这是把脾气补足。同时用八味丸,就是桂附地黄丸,也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附子两味药,治命门火衰,治肾阳不足的。肾阳不足,肾是命门火,火生土。五行里脾胃属土,所以脾胃、脾土,是命门之火、火生的土。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命门火衰以后,这脾土一定虚弱。所以导致脾胃虚寒,脾阳不足。然后,饮食少思,就不爱吃东西,大便溏泄,大便不实,然后脐腹疼痛,肚脐那疼痛,然后夜里尿多。这都是桂附地黄丸,就是八味丸所主治。所以,薛立斋用八味丸补土母,补脾土的母亲。

这就很有讲究了,首先我们看到这人身体壮实魁梧,不一定是实症,是虚的,有很多虚胖的这种感觉。薛立斋看出来脾虚是根源,导致了其他各种问题,所以薛立斋给补脾。

为什么要用八味丸?因为薛立斋看得更深,看出来为什么他脾土不足,因为肾气不足,肾亏了。所以中年以后,经常有人肾亏的,肾亏的结果是脾胃出问题。所以他一边给你补脾,升阳气。一边找更根源的事,补肾气。所以用八味丸。

像他这种用法,薛立斋用,经常早晨用补中益气,晚上用六味地黄等等等等,他经常这么用。这是我经常讲的早晨用补中益气、晚上用六味地黄、中午吃点逍遥丸,这些思路都是我跟古代医家学的。

像薛立斋就特別擅长这么用。他有时候反过来用等等,各种的技巧以后慢慢讲,因为他医案特别多。但是我们就告诉大家,我们这种吃法是人家古代医家给我们留下来的,薛立斋就这么用。

这两个药,补中益气和桂附地黄丸用了之后人好了。“而愈”,就好了。那症状都没有了。没有就完事了吗?不是的。这要是完事就是个喜剧,但这故事是个悲剧。

“后惑于《乾坤生意》”这书里的方子。这《乾坤生意》是明代另外一本书,这里边方子说“凡人手指麻软”,但凡人的手指发麻、发软,“三年后有中风之疾”,一定三年以后会中风的。告诉你可以吃点搜风丸、天麻丸,搜风、天麻里面都是化痰、祛风、通络的药,以通、祛风、化痰等等为主,没有补的,基本不补,预防这种中风。

这位一听觉得有道理,我手指头麻过,万一三年以后我要是中风了怎么办?所以搜风丸、天麻丸开吃。早晨晚上吃,真的认真吃。结果最后吃着吃着,“大便不禁”,就大便控制不住了。然后,“饮食不进”而亡,这人去世了。

大便不禁,元气溃散了,就气机不能收摄了。这饮食不进,胃气败亡了,不能吃东西了。结果,这人最后去世了。

薛立斋评论说“愚谓”,我说,“预防之理”,预防当“养气血”,把气血养足,要养气血。你吃着药见好了,他不吃了,然后就使劲去攻邪通风、祛风通络,导致这正气是越来越伤。所以这时候养气血,你不能使劲的没气血你还通络。所以养气血、扶正气很关键。

然后“节饮食”,您别肥甘厚味使劲吃,你看你已经虚胖了,您再饮食不控制就糟糕了。

然后“戒七情”,调整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不要过急,过急气机紊乱,你的气血就逆乱,容易出问题。然后控制一下房事,这是为保存肾精、肾气。

所以,如果你要能做到这些,这是真正的预防。可是你这些全不做,你气血还没有完全补足的时候,你就服前面丸食进去,调动通络,指定通络、祛风,“适所以招风取中也”,说这不但不能防止中风,而且更容易让风进来,出问题。所以,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薛立斋给点评的。

这个是特别有意义,真的这个东西要跟大家讲,正气是关键。大家看我们讲了这么多医生,大家全都以正气为主,正气是关键。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你就想去攻邪去,我想祛风通络,实际没风,他就是被人蛊惑了,说的好像有道理就听了,结果用祛风通络,反而把正气伤了。

所以,教训是特别深刻的,如果他这么一直补正气,他因为脾虚引起各种问题,你一直补正气,一直补正气,把正气坚持补足了,最后再巩固一下,这人应该没问题的。结果,这人看了这一本书,开始自己琢磨,我应该祛风通络,结果都不服补正气的药,只是祛风通络,最后把自己元气给搞得涣散了,病很重最后去世了。

像这样事,我们一定要接受教训。比如我举例,现在经常有人讲,安宫牛黄丸说这东西是化痰热的,每到换节气的时候,你就吃上一丸,防止脑中风。这种说法就跟这医案里边这种说法是一样的。

这个人正气是第一的。正气足,再加上你有瘀血会帮你通络,有痰帮你化化等等,都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正气不足,尤其比如阳虚之人,马上要到冬天了,您在节气的时候来了一个安宫牛黄给吃下去了,伤不伤阳气?当然伤阳气了。你阳气受伤了,接下来天气变冷了,你阳虚之人能受得了吗?反而出问题。

中医是根据你身体的情况去调整的,不是说刻舟求剑,只要你到什么季节,全民一起吃什么药,不对的。

这就跟《乾坤生意》这个书一样,里边说的但凡手指麻,一定三年后中风,所以必须吃搜风、天麻二丸。这不是瞎扯嘛。手指头麻,各种原因都有,像这位脾气虚,气血都不足、到达不了这,你还给他使劲的运通气血、使劲祛风通络,导致正气更受伤,那这人不是病得更重。所以,这叫刻舟求剑。我们大家医案看一下,这是个教训。

为什么我上来先讲这么一个教训?因为大家学中医,一定要有概念。根据人不同,情况不同,我们去变通。不能说,就吃什么东西就好,不对的,这绝对不对了。

薛立斋这医案,这里边可堪施法的是他用补中益气,配八味丸(桂附地黄),补中益气是补脾的,桂附地黄是脾土的母亲的。

为什么脾土受伤?各种原因,但其中有一原因,是肾阳不足,命门之火不足。所以,如果你看到这一点的话,这人肾气虚衰。你在给他补中益气的同时,然后间隔开,比方说早晚这么服,你再服八味丸,这样就把脾土的母亲补足了,这样身体就强壮了。这种用药的方法是我们要学习的。

薛立斋这种医案,给大家讲一下会很简单。因为他用药是非常思路清晰的,所以我们听起来也很简单。我希望大家慢慢把薛立斋的思路能学会,因为他这人很有意思,就用这么多方,就治疗各种疾病。就是这么多方,他总能抓住要害,我们就学这招,把这招学会了,这几个中成药,大家用的一定也是出神入化了。

六味地黄、金匮肾气、八味丸、桂附地黄,加逍遥丸、补中益气等等,他把这几个方子用的简直是出神入化。我们跟着学一学。

今天的医案就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收听。下次我们将接着讲薛立斋看病的故事。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身体虚弱常吃药没效?可以这样调理!

上期回顾

医院“院长”薛立斋简介

薛立斋语音文字复习(←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文字◎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87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