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模型 > 我校体育教师罗子阳获得省级论文竞赛一等奖
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模型 > 我校体育教师罗子阳获得省级论文竞赛一等奖
近日,从省教育厅传来喜讯,我校体育教师罗子阳撰写的《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训练的研究》一文,在年海南省学校体育科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有各地各校报送的体育科学论文篇,经过网上查重和集中评选,并报送部分优秀论文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评选,获得全国科报会一、二、三等奖共22个。获得全省体育科学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37个,二等奖70个,三等奖78个。罗子阳老师的论文从近篇论文中脱颖而出,是万宁市获得的唯一一个省级一等奖。
图:罗子阳老师
附:
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体能训练的研究
罗子阳、陈兆利、李晓东
万宁市万宁中学
摘要:研究目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对其参加竞赛有较大影响。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力图探索一套能够有效提高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的训练方法。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分析探讨了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整理出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相关指标体系。对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24名队员的体能训练及其体能状况进行调查与测试,观察和统计了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参加海南省年第二十三届中学生篮球联赛的比赛过程与结果。
研究结果:万宁中学第一次代表万宁市参加海南省年第二十三届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即取得第十三名的名次(本次参赛队伍共二十六支代表队,此次成绩为自万宁市中学生参赛以来最好的成绩,以前均为万宁市第二中学代表出队参赛),竞赛观察表明,运动员在整个比赛阶段,体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比赛后程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新的体能训练方法总体较为适合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运动员,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但是,由于研究设计的问题,采用的部分训练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研究表明,教练员的水平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影响很大,同时,训练环境等导致体能训练水平和方法较为落后。
建议:今后的训练中继续完善体能训练方法,着重讨论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如何针对位置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制定体能训练方法时一定要科学化和系统化,并随时做好反馈登记;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增强教练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认识。
第1章选题的目的意义
在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顺利完成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体能保证,技术和战术训练将流于形式,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就难以保证。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队员往往在第三节过半或者是在更激烈的第四节当中出现更明显的失误或者是投篮命中率下降的现象,而这些都是体能不足造成的。参照篮球训练理论,篮球运动需要科学系统的方法去针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相关素质进行训练,从而增强运动员的体能。而在场上所打位置(中锋、前锋、后卫)的不同则决定了体能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性和统一性。
通过查阅文献还得出,良好的体能是完成高质量比赛的基础,体能训练是所有训练项目当中的重中之重。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研究在不断增多,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对于中学生的体能训练的研究很少。而一些职业篮球队员的体能训练放在中学生的生根本就实施不了。体能训练需要根据实际的对象作对相对应的训练计划。笔者希望通过对万宁中学篮球队的体能训练的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为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提供一份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第2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万宁市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全体队员共24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知网等查阅有关篮球体能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此方面的研究现状,获取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数据信息等,为本文的顺利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在实际调查和论文撰写过程中,采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万宁市的篮球教练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2.2.3调查法
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广泛参考文献,收集有关万宁中学篮球体能训练的手段。
2.2.4实验法
根据实际情况对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24名队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验,制定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依据结果制定相对应的方案对这24名队员进行相关的体能训练并做好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2.2.5观察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随机挑选对象进行谈话,了解训练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对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员参加海南省第二十三届中学男子篮球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得出结果。
2.2.6数理分析法
对通过调查、访问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研究的步骤和目的进行有序分类,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3章结果与分析
3.1体能的概念与篮球体能测试指标的选取
3.1.1体能的概念
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指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笔者在进行本次研究之前,参考大量的文献,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体能即指各项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能够积极适应比赛与训练。各种运动项目的不同决定了所需的各项体能也要有区分。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如何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评价,和我们所选取的体能指标有着直接的关系。指标越能体现该运动的需要,则对训练就越具有指导意义。
3.1.2测试指标的选取
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身体形态,而身体素质的好坏能直接反应出一个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笔者根据本文的需要,主要选取了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对体能训练进行研究测试。
3.1.1.1身体形态指标的选取
根据篮球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篮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对身高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还有和体重成一定的比例。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主要选取了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臂展等四项身体形态对24名队员在训练前后进行测试。
3.1.1.2身体素质指标的选取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定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身体素质的好坏也能直接反应出一个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笔者根据实地调查访谈教练和综合美国NBA体能等级评价系统中的体能评价指标,在身体素质方面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内容:原地起跳摸高、助跑摸高、四分之三场冲刺跑、限制区灵敏性、卧推(最多重复次数)、坐位体前屈、14m╳17次折返跑、60秒自投自抢、运球过障碍物上篮等指标在训练前后进行测试对比,进而分析24名队员在训练前后的体能状态。
3.2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训练现状的调查
为了研究的需要,笔者根据实地的观察记录,并通过与教练员的交谈,得出万宁中学现存的训练计划如下,详见表1:
表1: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计划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午
折返跑
腰腹
下肢力量
上肢力量
m跑
下午
球感练习
球感练习
比赛
球感练习
比赛
3.2.2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训练现状的分析
通过上面的数据调查分析与平时的观察了解,参考文献资料,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目前体能训练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训练计划不够系统与科学
在篮球的位置上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后卫、前锋和中锋。每个位置的人各司其职,所要完成的任务也不相同。比如后卫应该具备耐力好、灵敏性佳等特点,前锋应该具备速度快、体力好、小力量对抗下得分能力强等特点,中锋则应该具备力量大,在篮底下有强力对抗的能力等特点。这些不同位置所需的素质是要通过科学和系统的体能训练来获取的。一个运动员体能的好坏是可以直接体现出他的综合素质是否优秀的关键环节。从目前万宁中学所采用的体能训练的方式来看,此种训练计划不够系统与科学,考虑不够全面,计划和训练的安排不够合理,方法简单且方式较少,没有根据年龄、身体基础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的把握还有欠缺,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位置所需的体能不同,在训练时所有位置的球员都在进行同一项训练内容,包括练习的组数甚至都是一致的,这样的训练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容易出现一些队员合适,一些运动员过量、一些运动员欠量,最后导致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万宁中学的体能训练还缺乏科学的训练反馈,无法得知此种训练方法是否能够有效的达到教练员所预期的要求和目标,理论上不清楚,操作上比较盲目,所以很多的时候教练员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判定训练方法的正确与否,这与我们所要求的科学性是非常不符的。通过与队员的交谈还知道,在原来的训练方式下,有一部分的队员在训练完后甚至出现胃口不佳,不食早餐等现象。
(2)力量训练的方法过于简单且较盲目
经过调查的结果发现,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力量训练有些偏向田径的力量训练,并不完全适用于篮球的体能训练。在进行篮球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先慢后快的规律,让运动员有顺序有节奏的进入训练状态,直接行进大强度的训练一方面容易造成出现损伤状况,另一方面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且上述的内容相对简单,只能大致的对大块肌肉群进行锻炼,没有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去针对性的加强篮球运动的所需。且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由于环境和器材、以及教练员的原因,无法对小肌肉块进行专门的训练,也没有这一方面的计划。
(3)缺少针对性练习
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队员是由高一至高三三个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各个年级的队员的篮球技、战术基础、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所能进行的各类训练也需有一定的区分。比如根据身高、体重的在力量练习时的划分,各个位置不同在耐力练习时的划分。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对个人制定训练计划,并做好实时反馈,了解此种方法是否对此人有效,这样才能够让运动员的训练更有效果。在上述的训练中得出结论,此种训练计划和方法只是根据个人的基础来进行分组,没有详细的考虑到个人的实际情况,容易导致多做无用功,无法让体能差的运动员主要加强体能练习,素质好的运动员专注练习技、战术,不能做到较为全面的因材施教。
(4)教练对篮球体能训练的“有心无力”
根据笔者与万宁中学的篮球教练交谈所知,发现万宁中学的两名篮球教练不仅要负责运动员体能训练,还要兼顾技战术训练,同时还要时常关心队员们的日常生活,外出寻找比赛机会,并且兼顾学校其他的校园活动,全校性的早操等项目,常常让教练顾东顾不了西。
(5)教练对篮球体能训练认识度不高
教练员没能充分认识体能训练,造成轻视体能训练的状况,所以在制定体能训练的计划时不免思量不足。因此,从上面的表1可以看出,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在训练计划中对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较少,训练时间大部分都放在了如何提高队员们的技战术的训练。而在平时观看职业的篮球比赛时可以看出,只有具有一个良好的体能,才能完成一场高质量的比赛。
3.3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训练前后在比赛中的表现
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于年5月9号—17号第一次参加海南省中学生篮球联赛。此次全省共二十六支队伍参赛,万宁中学取得第十三名的名次。本次赛事为期8天,共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取前两名参加八强、第三四名参加九至十六名的排名,万宁中学所处B组,共七支队伍,除第二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场外,其余时间为每天各一场。第二阶段分别与海师大附中(以下简称海师附中)、保亭中学、澄迈中学每天一场。现将各队伍的比赛情况统计如下,详见表4、5:
表4:万宁中学参加年海南省中学生篮球联赛第一阶段B组比分的统计
比赛时间
10号上午
11号上午
11号晚上
12号下午
13号下午
14号晚上
所比队伍
嘉积中学
海南侨中
文昌侨中
洋浦中学
乐东中学
昌江中学
万宁中学
44:64
42:57
59:41
59:61
55:47
61:55
表5:万宁中学参加年海南省中学生篮球联赛第二阶段比分的统计
比赛时间
15号下午
16号下午
17号下午
所比队伍
海师附中
澄迈中学
保亭中学
万宁中学
47:52
55:47
63:41
通过以上的两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参加海南省年中学生篮球联赛当中万宁中学在八天的时间内一共参加了9场比赛,其中第二天是两场。取得了5胜4负的成绩,位列二十六支队伍的第十三名。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运动员在整个比赛阶段,体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比赛后程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最终的比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新的体能训练方案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队员的身体素质水平。
第4章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近三个月的体能训练,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各项身体形态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差异,但不明显。本人认为可能和样本的含量较小和时间较短有关,建议以后增大样本的含量再加以研究。
4.1.2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队员们通过参加海南省第二十三届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能够在第一次出队就取得第十三名的名次,且在整个赛程当中体能水平整体表现比较稳定,说明新一套的体能训练方案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队员的体能水平。
4.1.3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体能训练效果主要受环境不佳,各教练员的知识水平和精力有局限性,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有关方面的影响,导致原来的体能训练效果较差,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专门的科学的系统的体能训练。
4.2建议
4.2.1各位教练员要充分认识体能训练是提高训练成绩的最直接因素。良好的体能是一切运动的最基本保障。教练员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球队在比赛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训练时必须把握好体能训练这一关。
4.2.2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运动项目,在训练时不能过于简单地安排体能训练,要深入的了解,定制好训练方案,全面的体能训练计划,对每个运动员采取分别对待的方式,因地制宜要根据各种队伍的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确定本运动队的运动特点,制定合适自己队伍的体能训练方案。
4.2.3本文通过对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体能训练前后的对比,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体能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建议进一步分析并修改完善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然后应用到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中,进一步提高万宁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的整体体能水平。
4.2.4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根据结论表明虽然有差异,但进步并不明显,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速度专项要选择在12-15周岁之间来强化练习,而弹跳力的原因可能和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练习时间的长短有关,建议以后加大训练强度和延长训练周期。在专项测试这一方面,运球过障碍上篮根据结论表明虽然有差异,但进步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可能和测试的内容有关,建议以后可以加长运球的来回次数再次进行测试,来回次数增多越能体现出体能对专项的影响。
4.2.5强化教练员的自身知识水平,让教练员去了解多方面的训练,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认识。
4.2.6定期对所有队员进行体能测试,实时了解各名队员的实际体能状况,确定是否针对性的改变训练方式,以便让体能训练产生积极的作用。
4.2.7多多联系外校进行友谊赛的开展。只有多多参加比赛,才能使队员在比赛当中累积经验,并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个人技战术水平。才能知道队伍存在哪方面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4.2.8在指定训练计划时要针对个人指定而非整个队伍,在每个训练计划都应该名列出队员的优、缺点,设置相关的目标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在训练的整个过程当中还要让运动员的训练体现出差异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巩庆波,胡宗媛.浅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2):58-59.
[2]李成梁,马毅.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36-38
[3]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3:1-3
[4]崔光远.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32(2):26-28
[5]崔光远,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探索[J].山东体育技,,32(2):26-28
[6]雷鸣枝,燕小妮.体能训练对预防练球运动损伤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3(1):-.
[7]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13(5):-
[8]王保成,匡鲁彬.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3(3):39-46
[9]刘庆山.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
[10]全美篮球体能教练协会.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3
[11]王保成,匡鲁彬.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2):-
[12]全美篮球教练员体能协会.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49
[13]张传义,米靖.中美优秀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技术指标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9(5):60-62
[14]王保成,匡鲁彬.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2):
[15]张凡涛,中国男女篮球队体能训练科学化设计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潘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1(1):46-47.
[17]冯利正,潘巍,中美篮球体能训练比较研究[J].探索与研究,,2:34-36
[18]毛卫星,浅析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J].体育科技,,9:
[19]丁园.对我国篮球体能训练现存主要问题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11:-
[20]崔建强.浅谈如何制定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5:84-85
[21]毛卫星,许月芳.浅析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J].体育科技,,9:
[22]邢进.篮球体能训练的研究现状[J].竞技体育,,3():20-21
[23]王卫星,彭延春.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报,,30(3):-
[24]赵映辉.CUBA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方法与测试指标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7):64-68.
[25]郭升平,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报,,20(4):-
[2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9:31
[27]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68
教研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