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亦称昏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
一、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晕厥发生的最常见原因,当患者处于直立位时,大脑缺乏足够血供,导致患者意识丧失。晕厥后身体平卧或下肢相对抬高,可使回心血量增加,意识恢复。直立倾斜试验可以诱发晕厥发作。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见特点:①在年轻人群中多见,一般无心脏病史;②常由长时间站立或情绪紧张诱发;③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④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约30-秒,在此期间可出现短暂的肌阵挛。
二、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性晕厥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为晕厥原因的第二位,是危险性最高、预后较差的一类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最常见原因。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
三、情境性晕厥
⊙情境性晕厥是指晕厥发生于特定触发因素之后,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腹痛)、排尿(排尿性晕厥)、运动后及餐后等。
1、咳嗽性晕厥多见于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剧烈咳嗽后发生。
2、排尿性晕厥多见青年男性,在夜间排尿时或排尿后晕倒,持续约1-2分钟,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四、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此类晕厥发生在血管收缩反射存在缺陷或不稳定的患者中。
五、脑源性晕厥
1、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癫痫
3、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六、颈动脉过敏综合征
⊙颈动脉窦通常对牵拉或压迫敏感。按摩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窦,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和动脉血压下降,此类晕厥发作前多有突然转头的动作、衣领过紧或在颈动脉窦区刮胡须等。
七、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状态可以出现意识丧失。
八、急性失血
⊙常见于急性胃肠道失血,患者晕厥发作往往伴有血压下降及休克表现,在患者无腹痛、呕血或黑便症状时较难判断。
九、舌咽神经痛导致的晕厥
⊙舌咽神经痛可引起反射性晕厥,晕厥发作前就可以有明显的疼痛。
原始点急救方法-脑中风、癫痫及心脏骤停
猝倒之症多由头部或上背部他处体伤所致,或两者兼而有之,主要分为脑中风、癫痫及心脏骤停等。脑中风发作会口眼歪斜、偏瘫无力;癫痫则咬牙切齿、抽搐有力,二者皆属头部体伤所致。心脏骤停则又多种情况,或手捂胸口,脸部及面色微变而倒下;或面无表情,全身瘫软而倒下;或心脏病发,自述胸闷胸痛,继之心脏骤停而倒下,凡此种种皆属上背部体伤所致。简言之,心脏骤停一定昏迷不能表达,且手脸或有变化,此既不同于脑中风或清醒或昏迷,也不同于癫痫手脸抽搐扭曲变形。在临床上,心脏骤停所致猝倒,有因热能尚足而自己苏醒或被救醒;亦有因热能瞬间耗尽而抢救无效。
有热能则生,无热能则亡。热能可反映在脸色,通过观察猝倒者脸部变化,能帮助我们快速作出判断,亦即面有血色,较易救治;反之,面无光泽,比如:脸色腊黄、发青、苍白等,则较难救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心脏骤停如果按推上背部原始点无效,则恐回天乏术,须作最坏打算。此时仍应观察患者脸部变化,若有血色,或许尚存一线生机;若无光泽,则更可判定热能耗尽大限已至。
急救主要是保命,其次才是解症。鉴于心脏骤停会瞬间夺取人命,故面对猝倒之症,除非其意识清醒还能表达,或手脸抽搐扭曲变形,否则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只要昏迷皆先就地立刻按推上背部原始点约2分钟;若无改善,再按推头部原始点约3分钟。由于原始痛点位置深浅不同,且抢救分秒必争,所以按推原始点虽然会消耗热能,但力量仍不宜太轻。
此外,在按推上背部或头部原始点时,只要病症减轻或时间一到,即须停止。按推后,不论病症有无改善,患者若能吞咽,应以外内热源温之;患者若不能吞咽,则以外热源温之。其过程若病症反覆,仍可按推,但须严守规定;同时要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周遭温度应以温暖舒服为宜。
总之,有果必有因,心脏骤停不可能凭空而生,它之所以会发生,在上背部一定有体伤。若按推上背部原始点有痛点,或患者有背痛、胸闷、胸痛、心悸、气喘、呼吸困难等病症出现,即表示上背部必有体伤。为了防止心脏骤停,此时应加强(尤其是伏地挺身),并配合按推及使用外内热源,以改善上背部的体伤及热能不足,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同理,为防范脑中风及癫痫,亦金额加强运动(尤其是头颈),并配合处理头部的体伤及热能不足,使疾病消弭于无形。
原始点资料大全,百度云下载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