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医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为提高疑难病例诊疗水平,
提升科室人员整体诊断、救治水平,
为患者救治取得最佳诊疗策略。
看看,他们是这样做的:
sale
近日,针对近期内入住的脑梗死病例特点,神经内科雷青梅副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病例讨论,梁鹏飞副院长及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讨论。
病例1:75岁男性患者,行走过程中突然摔倒后神志不清8小时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心房颤动病史20年余,有吸烟、饮酒史,经过查体,患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头部CT检查示未见出血。初步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冠心病—心房颤动。
病例2:67岁女性患者,出现右侧肢体不能活动7小时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1年余,有脑出血病史,留有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后遗症6年余,经过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失语状态,肢体不能活动,头部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腔隙性梗塞,脑白质缺血性改变,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初步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3级(级高危组)心脏扩大、脑出血后遗症。
病例3:64岁男性患者,主因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拨打急诊入院,经过检查,患者意识呈嗜睡状态,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头部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右侧额叶略低密度,考虑脑梗塞;进一步诊断:脑栓塞、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左心房扩大、高血压病3级(级高危组)。
病例由许晓芳主治医师、毋占毅医师、马乃荣医师分别介绍,科室人员对3例房颤合并脑栓塞的危重病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从发病机制、是否启动抗疑、何时启动抗疑、抗疑出血风险规范评估分析等方面,循证有据的展开学习讨论。瞧,大家讨论积极,氛围热烈,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最后,梁鹏飞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科室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学习讨论措施的落实到位,全科医师的整体诊疗水平明显提高。神经内科医护团队在这样一如既往的学习讨论氛围中,强化了医生之间的专业交流沟通,促进了学习提升,全科医师的业务知识水平稳步提高。
温馨提示:医院神经内科位置
门诊:门诊楼3层14区神经内科门诊住院部:住院楼7层神经内科病区
医院神经内科是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集体三等功的团队;是被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评为优质护理服务优秀护理站的团队;是经山西省卫健委考核认定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经中国卒中学会认定的卒中中心。
科室重视技术创新,能够开展TCD、视频脑电图监测、神经肌肉超声及电刺激治疗等技术,医院神经内科所有的诊疗技术项目。在学科带头人梁鹏飞副院长的带领下,开展了脑血管病治疗领域中“微创颅内穿刺血肿清除引流术”“静脉溶栓”治疗技术。并积极推行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临床的举措。
近几年,已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共5项:“国家十三五-H型高血压首发脑卒中分子分型研究”精准医学重点专项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脑小血管病临床队列研究”的研究;参与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INSPIRES项目组牵头的“高危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强化药物治疗研究(INSPIRES)”项目的研究;医院牵头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脑卒中全程和规范化管理防控模式的建设与示范”合作项目;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综合干预适宜技术推广暨临床科研“中国发病4.5小时内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登记研究”专项课题研究。
科室在医疗技术、诊疗特色(溶栓治疗、微创手术、神经科疑难病、吞咽、语言、肢体等神经康复早期干预)、诊疗设备(视频脑电图监测、经颅多普勒等)、急救水平(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卒中中心)等方面均有较强优势,专科特色明显,总体技术水平较高,其先进的诊疗水平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及同行的认可,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工作作风严谨,技术精益求精,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理论水平扎实,工作热情饱满的优秀医护团队。
这支团队,一直用他们对患者的精诚和对诊疗的精专,谱写着团队不俗的篇章;就是这个科室,一直在用他们对科研的精钻和对管理的精细,创造着科室不凡的业绩。
温馨提醒
1、医院就诊患者请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孩子),实施实名制就诊!
2、下载手机APP《健康山西》,可在家自助挂号、分时段预约、随时就诊!
医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