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收入5万多,这位农家女种的啥?
深居大山、不会上网、年届四十……在谷城县赵湾乡油坊村一组,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年农家女,学种野生天麻,第一次试种就收入几千元钱,这在地处偏远的赵湾乡村民之间传为佳话。“去年只试种了3分地,挣了几千块钱。”刘晓君说,今年她要把天麻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一亩地,预计可增收近5万元钱。
16年前,四川内江姑娘刘晓君在河南打工时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并随他来到赵湾乡。“道路不通,家里条件又不好。”刘晓君说,夫家只有四亩薄田,一年只收一季粮食,收成仅够自家用。婚后,刘晓君生育了两个女儿,为了照顾孩子,她的丈夫继续外出打工,公婆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惟有她自己守着一个小卖部聊以度日。
赵湾乡位于鄂西北高寒山区,非常适宜名贵中药材天麻的生长。前些年,天麻干品的价格已经卖到多元一斤,不少赵湾人上山挖野生天麻卖给外地贩子。“挖天麻只能挣到一时的钱,以后就挣不到了。”刘晓君说,天麻自然繁殖力极低,由于无序乱挖,赵湾的野生天麻已经不多了。
年,刘晓君为小卖部进货时,在公交车上听人说十堰有人专门教人种植天麻。“赵湾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为啥不把技术学到手,在家种植天麻贴补家用呢?”刘晓君回家就请人在网上查询相关情况,然后电话咨询了十堰的种植场。当年4月,刘晓君怀揣着元钱,只身一人到十堰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春天授粉,6月份采果,一周后下地种。第二年正月刨仁,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商品天麻了。”刘晓君说,在十堰的种植场,她免费帮人打工学技术,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掌握了天麻的种植技巧。
刘晓君随后在种植场购买了萌发菌、蜜环菌,并从山上采摘了野生的天麻回家授粉、采果、引种。去年秋天,刘晓君试种的3分地野生天麻大获成功,多斤鲜品以80至元的价格,被一抢而空。“天麻的种植贵在细心。”刘晓君说,天麻的种子比沙子还小,因此授粉和收集时一定要防风,否则影响产量。此外,在生长过程中,要控制土地的水分,不能让土地太湿。
刘晓君说,如今天麻还在地底生长,今年9月才有收获。目前,她正趁着闲暇时间,报名学习网络技术,未来她也希望将这种野生天麻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去。“像这种通过学习外地技术发展本地产业的能人,应当在全市推广。”这种模式依托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见效快、易复制等优势,在产业扶贫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麦-玉-玉”生态养牛每亩效益高达元
“麦-玉-玉”生态养牛每亩直接经济效益达元,比传统种植模式增收元,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麦-玉-玉”生态养牛技术由潜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和潜江市捷龙家庭农场共同探索完成。该技术采取一年三季(麦-玉-玉)的高效青饲料生产模式,年亩产青饲料公斤,制作成青贮饲料后,可饲喂肉牛1.5头。牛粪采用垫料+复合菌种工艺,秸秆发酵腐熟后全部还田,减少了化肥的投入,土壤结构得到改良,保证了饲料作物的连作高产。
近日,潜江市科技局组织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潜江市农业局和潜江市畜牧兽医局等单位专家对该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符合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方向,整套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