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高血压,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血压吗?什么是正常血压?什么是高血压?怎么测量血压?高血压有什么表现?血压高了怎么办?关于高血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当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就被称为血压。血压的意义在于使血液在体内循环,是将营养和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动力。平常我们所说的血压就是指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的血压。
现今国际上一般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血压的单位。常见的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臂式)以及气压表式血压计(腕式)。
上图为水银柱式血压计
上图为电子血压计(臂式)
上图为气压表式血压计(腕式)
什么是正常血压?
理想水平:收缩压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水平:收缩压mmHg,舒张压85mmHg
正常高限:收缩压-mmHg,舒张压85-89mmHg
什么是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如果您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超过正常值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医院看医生。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高血压,而我有呢?高血压有很多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可出现哪些不适?
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表现,多数人可能没有症状,觉得血压高又不会有什么不舒服,以为对自己的健康不会有影响,因此疏于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方面的问题。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更重要的危害在于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相当危险!
高血压往往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达到最终阶段
心脏:高血压→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
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脑卒中(中风)→偏瘫→痴呆或死亡;
肾脏: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肾功能衰竭→肾脏损害→死亡。高血压的患者很多同时患有糖尿病,而高血压又可能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互相加重。
为什么要治疗高血压?
首先降压达标;其次降低病残的总危险,再次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血压就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高血压治疗原则:
1.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食盐量;6克/日(相当于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少吃腌制食品;补充钙和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2.降压药治疗对象:①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患者;③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90mmHg。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方案除了必须有效控制血压,还应兼顾对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
高血压服药误区:1.不难受时、血压降到正常值时就减小剂量或停药;2.因出现副作用,没有及时找医生就自行停药;3.担心长期用药后会有低血压风险;4.想起来就吃,不规律服药;5.吃药就好,不用定期复诊;6.凡能降低血压的药就是理想药?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也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这类药物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为理想的药物。7.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一般来讲,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极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另外,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一天降压药的最后一次放在临睡前或仅在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是危险的。
高血压一定要终身服药,千万不要被报纸广告虚假宣传治愈高血压的特效药(降压手表、降压带等)所迷惑,导致耽误病情!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了解更多关于高血压你不知道的事,还您一个健康的身体。祝君健康!
更多知识,请继续关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