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坐位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若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即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近1亿,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在75岁以上人群其患病率已经超过60%;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在男女不同,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41.6%,而女性为38.4%。
由于老年人的绝对人数和占人口的构成比在不断增长,而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和生命质量,高血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心血管疾病。
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
老年高血压往往是舒张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而收缩压明显升高,约5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这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弹性降低,周围小血管管径变小,周围循环压力增高,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同时导致脉压差增大。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在一日之内血压波动很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后血压急剧升高,夜间血压明显下降,这是夜间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的血压在一年之中变化也很大,大多表现为夏季较低、冬季较高。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1)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
(2)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
(3)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从蹲位到站立或从站立到蹲位,起床后由卧位到坐位(速度偏快时),血压突然下降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甚至摔倒。
(4)这可能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功能减退有关,也可能与血管收缩因子活性下降、功能失调或分泌量不足有关。故建议老年人起床时慢慢坐起,再慢慢站立。
4、诊室高血压发病率高
(1)又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在诊室里血压升高,达到高血压诊断的标准,而在诊室外血压为正常,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也为正常。
(2)在根据诊室内偶测血压值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中有20%-30%为白大衣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甚至可达到40%。
(3)对于诊室血压增高者应加强监测血压,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是否存在诊室高血压。
(4)另外,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在老年人也较多,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也有有称为“反白大衣性正常血压”,是指患者诊室外测的血压高于诊断标准,而诊室内测得血压是正常的。
(5)“逆白大衣高血压”者,诊室内测得血压虽在正常范围内,但要比正常人群高,容易发生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较高。
5、假性高血压多见
假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严重的动脉硬化测量时气袖压力,不能压迫住僵硬的肱动脉而导致测量值过高,从而导致假性高血压。
如果老年患者有持续性较高的血压,但是无靶器官受累,而周围脉搏触诊缺乏弹性或者上臂X线检查由于血管钙化影,应高度怀疑假性高血压。
6、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符合以下3条标准之一者诊断为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