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体位性低血压听起来怎么这么污呢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蹲下去一段时间后突然起身,

会感觉眼前一黑,头晕目眩?

“我是不是得了绝症?我是不是要死了?我是不是白血病?

我父母怎么办……我还没有对象……不要啊……”

收起你大开的脑洞!别YY了!

其实你只是,体位性低血压。

小佳科普时间: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恶心、心悸等。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如今青年人也日渐多了。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所以我才不会承认自己老了。我还是个宝宝!)老年人因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等原因而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在一定因素诱导下,体位性低血压就更容易发生,餐后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类型。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和全因死亡密切相关。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主动脉和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会变得迟钝,心脏快速泵血以补偿血压下降的功能也逐渐减弱。2.药物:一些特定的药物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帕金森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西地那非(尤其在与硝酸甘油合用时)、麻醉药以及酒精。当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与某些药物合用时也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3.高温:暴露于炎热的环境中可能导致脱水,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和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4.卧床休息:因病长期卧床可使人变得虚弱,站立时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当病情好转,肌肉力量恢复后体位性低血压可得到改善。   5.妊娠:女性在妊娠时循环容量快速增加,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因而当快速站起时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此外,随着子宫的增大,其可压迫盆腔大血管而减少回心血量。治疗对策:1、在饮食方面就要多加注意,多食用富有高蛋白的食物,糖类、脂类可适当多吃,以增加总热量,菜肴可适当多带盐分。2、两手指放在前额部,向两侧颈部推摩,然后用掌根揉按两侧颈部,重复8~10次。3、双手中指点压太阳穴,由轻到重,持续5~6秒,重复5~6次。4、深呼吸练习,仰卧位时双手上举,吸气时双手放下,呼气时双手上抬,深呼吸50次左右为一组。重复3-5次。5、由仰卧位到到坐位的体位变换过程中角度由低到高,比如由15°-20°-30°-45°-60°-90°。6、站床训练:站床抬起的高度也要由低到高。7、长期坚持早晚慢跑或散步20-30分钟。穿弹力袜,袜子不要太紧,隔一段时间脱下来放松一下,避免由于袜子过紧造成下肢血液循环障碍。

如果你有更多康复,中医等健康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下载我们的APP“佳佳康复”进行提问,有近千名专业医护人员为你解答哦~

赞赏

长按







































咨询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公益献礼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1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