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207/4574899.html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的治疗时机和目标1、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65~79岁的普通老年人,血压≥/90mmHg时推荐开始药物治疗,≥/90mmHg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
2、降压药物治疗的目标值
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
≥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90mmHg。
温馨提示: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75%时,中枢血流灌注压下降,降压过度可能增加脑缺血风险,降压治疗应以避免脑缺血症状为原则,宜适当放宽血压目标值。衰弱的高龄老年人降压注意监测血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降压水平不宜过低。3、特殊人群降压药物治疗的目标值合并糖尿病:
推荐血压控制在</90mmHg,若能耐受,进一步降低至</80mmHg,推荐舒张压尽量不低于70mmHg。
合并冠心病:
对于<80岁者,血压控制目标为</90mmHg;若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治疗,尤其伴既往心肌梗死者,可降至</80mmHg;
对于≥80岁者,血压控制目标为</90mmHg,如耐受性良好,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
合并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合并心力衰竭:
应首先将血压控制在</90mmHg,若能耐受,进一步降至</80mmHg。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老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占老年高血压的60%~80%,大于70岁高血压人群中,可达80%~90%。
舒张压<60mmHg的患者,若收缩压<mmHg,可不用药物;若收缩压为~mmHg,可用小剂量降压药。
推荐药物: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2、体位性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测量卧位、立位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H)指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推荐药物:选择可改善大脑血流量的降压药物,如血管ACEI或ARB,并从小剂量起始。
避免使用:可加重OH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3、昼夜节律异常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00)的下降率,把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杓型:10%~20%,非杓型:<10%,超杓型:>20%,反杓型:夜间血压>白天血压。≥60岁的老年人中,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69%。非杓型(<10%)或反杓型(夜间血压>白天血压):需要降低夜间血压。
可于晚间(17:00~19:00)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大约30min),有助于纠正血压节律异常;
药物治疗首选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改为晚间或睡前服用。
超杓型(>20%):需要降低白天血压。
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避免夜间服用降压药,否则会加重超杓型血压模式。
4、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h内收缩压较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压≥mmHg,而餐后<90mmHg。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80.1%。药物治疗:
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50mg,可显著降低餐后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
非药物治疗:
饮水疗法: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餐前饮水~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因此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容易导致餐后血压迅速下降。
中国人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早餐后低血压最为多见,可适当改变饮食成分配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晨峰血压升高我国老年人晨峰血压增高的发生率为21.6%。
选择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可以控制清晨血压的大幅波动,并能减少因不能按时服药或漏服导致的晨峰血压增高。
非杓型或反杓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超杓型者,可以尝试在长效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压药抑制血压晨峰。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推荐使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和ARB进行降压的起始和维持治疗;对于大多数高于靶目标值20mmHg以上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疗可采用两药联合;如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推荐采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或ARB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或使用单片复方制剂;不推荐两种RAS抑制剂联合。温馨提示:
噻嗪类/样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和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利尿剂单药治疗推荐使用小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β受体阻滞剂:对于降低卒中事件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并未显示出优势。因此,不建议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和卒中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强适应证,如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
若需3药联合时,二氢吡啶类CCB+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
转自:药物与用药安全
欢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我们将竭诚为您打造专业的个体化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优质护理新体验
部分图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用于其他途径,否则将追寻法律责任
果您想加入我们,
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