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横看成岭侧成峰,老年高血压的控制有哪些妙


天气转凉,对心血管患者来说,是一个难熬的时刻,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脱下外套,卷起袖子,测个血压,只见:横看成岭侧成峰,晨高暮低各不同。

作者:纪文洋

来源:心路星尘

最近住院部连续收了几个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从60岁到76岁,都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对待高血压的态度也惊人的一致,平时都是坚持不吃药,倘若不舒服了,便药店买几粒降压药吃上几次。

当我查房究其原因时,老人家淡定的说:周围的人都说高血压尽量不要吃药,吃药费钱还伤身,听说外面磁疗手表磁疗床不用吃药根治高血压,还听说吃高血压药会成瘾无法停药,还据说……

然而……

你并不知道,疾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你原本健硕的身体,伤害在无声无息中侵吞着你原本绚烂的生命,一念之差,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于是,多年以后,医院雪白的病床上,下午暖暖的阳光洒向青色的窗台,你忧郁的眼神望着窗外即将飘零的秋叶,心电监护仪在身旁不经意的发出枯燥的报警声,终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还是如期而至。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其实,这一切,在当初是可以避免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加控制的话,常常会导致老年人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升高,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有2.7亿,每年因为血压升高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万。

我们常常把高血压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而持续的高血压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动脉,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周围血管病等等。

与其造成了严重后果之后再来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而对于疾病,我们当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许多人谈之色变的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指的是: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脉压差大。

由于动脉硬化,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等,所以经常表现为单纯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差增大。

2.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这是由于老年人心脏和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等,所以体位突然发生改变或者服用多种药物很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可发生晕厥或者跌倒。据统计,老年人体位低血压发生率可达到20%~50%。

3.血压波动大。

由于老年人基础病较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变,血压改变的缓冲能力等各种调节机制显著下降,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并且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部分甚至夜间血压比白天更高。

4.并发症多且比较严重。

老年人高血压很容易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一系列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增高,80%的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引起。

由于老年高血压的这些特点,所以治疗起来也有其相应的手段和技巧,如何更好的控制老年高血压,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注意几个问题。

1.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前要求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取坐位,保持安静,袖带绑得要松紧合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测2到3次取平均值。对于新发高血压或者血压控制不好波动比较大的,那么可以让患者连续测量一段时间并做好记录,上午是6点到10点之间测一次,下午4点到6点再测一次。

2.电子血压计准确吗?

医用的水银血压计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并不方便。我们强调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一般建议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只要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式,选择合格的电子血压计,那么测量所得的血压还是准确的。

3.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我们通过饮食干预,就是为了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感觉有点像张悟本,哈哈!

当然这是真的:

首先是低盐饮食。

健康成人每天食盐摄入要少于6克(一个啤酒盖去胶垫装满盐后抹平相当于6克),高血压患者要求5克以下。

其次就是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包括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杂粮等。

第三就是戒烟限酒。

戒烟就不用说了,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死敌。过量的酒精摄入同样会导致高血压。

第四就是合理运动。

坚持每天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健步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游泳等等。

最后就是心情愉快。

世上没有不快乐的人,只有不肯让自己快乐的心。试看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一捧黄沙。

明代名医龚廷贤对保健养生就深有体会,有诗为证: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4.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

针对老年人个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种类降压药物,必须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的损害并存在哪些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

a.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用药。

b.坚持长期规则治疗。

c.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以减少血压波动。

d.可以采用联合用药,选用副作用相互抵消降压药联合使用。

e.一般我们建议在晨起后6点~7点服药,当然也可以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服药时间。

f.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

≥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90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90mmHg以下。对于收缩压-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品过苦涩,才知平淡就好;走过坎坷,方知平安是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95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