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www.t52mall.com/m/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人生路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选择。
像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就写过一首小诗。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关于功名利禄,有人选择远离,辞官回乡,无官一身轻。
同时也有人在十年磨一剑,挑灯夜读,日夜不停地赶往科场。
人啊,在太年轻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事情看不清的。
等到经历了,有阅历了,等到老了,才能琢磨出个中道理。
李白出蜀的“行路难”,放在形容人生路的艰难与坎坷,未尝不可!
对爱喝茶的人来说,跟“行路难”相似的还有一点——买茶难,尤其是买到自己合适与满意的好茶,更是难上加难!
昨天就有位新茶友,向我提了一个选择题。
“关于年的春白茶,是现在入手好,还是等过几年存老后再买好?”
当时,我给他大致分析了下,关于新茶选购的一些经验。
《2》
第一,5月未到,年的春白茶,上市了吗?
刚过清明不久,现在还未到年春白茶正式上市的节点!
从市场行情看,在福鼎白茶里,以太姥山产区为例,今年的春茶在3月8号女神节那天才刚刚开采。
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满一个月。
现如今,不论是年的高山银针,还是年的高山白牡丹,都还处于加工阶段,还没等到适宜上市的良机。
尤其是高山白毫银针,依照多年的市场观察看,它做不到这么早就上市,至少要等到5月多,才是新茶上市的成熟时间。
每年,从春白茶上市的时间段观察看,白毫银针的上市时间,甚至要迟于白牡丹。
虽然说,在春白茶里,银针的采茶时间在前,牡丹的采茶时间在后。
但是,白毫银针的芽头构造特殊,依照国标里的描述是“芽针肥壮”,从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白毫密布的粗壮芽头,剥开一层,还有一层,像是笋壳那样,由5-7层白毫包裹起来。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白毫银针的加工难度非常大,内芯难以烘干,非常难干透。
等到萎凋结束后,并不能直接用高温暴力地烘干,不然会将白毫银针的珍贵养分与风味物质破坏。
只能有策略地,层层进攻,逐层深入,慢慢烘透。等到芽头的里里外外都干爽干透后,加工工期才能完成。
眼下,还处于加工关键期的高山银针,它们还处在毛茶阶段,距离上市时间还早。
因此说,如果现在就想买年春白茶,那么要奉劝一句,太早了!新茶还没做好呢!
《3》
第二,现在入手买到的年春白茶,会有什么问题?
再回顾一遍,前文有提到,要等到5月份,今年的春白茶才会陆续上新。
但是近段时间,已经陆续收到不少茶友反馈:
“**处的头采银针,一早就上新了。”
“谁说今年的春茶没做好?我已经收到今年订购的白牡丹了。”
诸如此类的反馈,还有好多好多。
奇怪,既然说年春白茶上市的时间,还未成熟。那么市面上这些,如雨后春笋那般接连冒出来的新茶,又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在树种上,可能用了早生茶树品种为原料。
年5月1日施行的新版白茶国标内,对于白茶的适制树种,尤其是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的适制树种,有着明确规定,要用大白茶、水仙茶的芽叶为原料。
但部分茶农/茶商为了抢早上市,会用早生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加工成白茶,直接出售。
这些不被国标认可的茶树品种,不适合制作白茶,做出来的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不具有毫香明显,鲜醇甘爽等风味特征,根本上不了白茶的“户口”。
其次,提早采茶。
万物生长有时,要遵循既定的自然规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但个别心急求早的人,会揠苗助长般,提早采茶。
当茶树新梢上的芽头,还没发育成熟时,就将这些“早产儿”芽头采下。
因为发育不足的缘故,提早采下来的茶青,在加工成品后,茶味寡淡,滋味不佳,品质糟糕,不值得入手。
最后,粗制滥造的结果。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
品质优秀的高山春白茶,要等到5月多才能上新。
而现在就能上市的新茶,极可能是茶青采下来没摊几天,草草加工,没有烘干,含水量压根没做干,就直接出售。
依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白茶的含水量不得低于8.5%。
如果为了求早而买茶,不小心买到这些没烘干的粗制茶,意味着买一斤亏一斤,因为你不仅要多付出一部分的钱,买到的却是水分。而且干度不合格的白茶,经不起久存,放上一段时间后,就会变质变味,变得根本不能喝。
可以见得,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一款“新茶”,踩雷中招的概率太大了!
《4》
第三,等放几年再买年春白茶,是不是更稳妥?
有人觉得,白茶又不是绿茶那样讲究趁早趁鲜喝,而是可以久存,在买茶这件事上,干嘛要跟风买新茶?等到放几年存成老白茶后再去买,岂不是更好?
同时,还有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家里藏着的茶还有不少,短时间内喝不完,买白茶也不用心急一时,等到喝完后再买就行。
不可否认,这样的想法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并且有一定道理。
但是站在个人经验看,还是建议有需要的茶客,选择及时“囤货”为好。
一来,新白茶鲜香醇爽、花香清雅、清新爽口,对于喜欢喝茶尝鲜的茶客而言,不容错过新茶大放光彩的好时机。
等到过几年再入手,可要错过新茶的鲜美风味了。
二来,不同年份的茶,拥有不同的特点。
像是红酒里,82年的拉菲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说白了还是因为年份好。
而这三年的高山春白茶里,年清明连续放晴四五天,造就那场白牡丹的花香格外浓郁,汤感充沛;而年因春季气温低,冷凝缓慢发育的白毫银针与白牡丹,拥有无限清雅,鲜味十足。
至于今年,从春茶季开始以来的近一个月时间,太姥山上天气延续着三晴两雨的好势头,在前段时间采牡丹王时,还迎来了一场明显降温。低温天气下,茶树新梢发育速度慢,拥有更多时间积累养分,像是“慢养鸡”那样,风味令人期待!
所以,对于想要学会喝白茶的茶客,建议将多种年份不同的白茶对比着喝,对于学茶更有帮助。
三来,从买茶性价比看,等到新茶正式上市时,是一个颇为划算的买茶时间点。
考虑到存茶的成本,等新茶存几年后再入手,买同样的一批茶,成本会高出很多。
另外,对个别资深老茶客来说,当你想尝试荒野银针、生态白牡丹之类、抛荒牡丹王等,概念相对稀罕的白茶时,可得早点入手。
因为这些产量少,风味出色的白茶,是市场里的“抢手货”。
等到过几年后,早早被人收入囊中,再想去买,可就不好买到手了。
最后,对新手茶客来说,选择从新茶开始入手,其实更稳妥。
存新茶,喝老茶,一边存茶,一边慢慢喝,可以感受一款白茶在不同存放时间的风味变化。
同时,喝自己存出来的老白茶,会更有成就感。
还能避免买到做旧老白茶的风险,堪称是一举多得!
《5》
关于选择,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有一句话说得就很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选择“出世”也好,“入世”也罢,关键是要认清局势。
关于买茶,也是如此。
买年春白茶,一味心急求早,不好。
唯“老”是崇,等存满7年8年再入手,要求越老越好,也不好。
唯有认准时机,才是买对好茶的关键!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1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