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TIA好发于34~65岁,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无先兆,有一过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一般无意识障碍,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但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无后遗症。
常见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塞、心脏疾病、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等。
常见症状: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视力障碍、同向性偏盲,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
检查1.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增高。
2.脑血管检查:如经颅多普勒检查、颈动脉B超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MRA检查等。
3.颈椎检查:可选用颈椎X线、颈椎CT扫描或颈椎MRI检查等。
4.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观察颅内缺血情况,除外出血性疾病。
5.心电图:主要是排除诊断。患者是否有房颤、频发早搏、陈旧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瓣膜病、老年性瓣膜病。
治疗
针对TIA发作形式及病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频繁发作即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发作的应作为神经科的急症。
TIA发作频繁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近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其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
2.抗血小板聚集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等。
3.改善脑微循环如尼莫地平、桂利嗪(脑益嗪)等。
4.扩血管药物如曲克芦丁(维脑路通)都可选用。
预后
TIA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临床综合征,发作期间可出现明显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表现。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不同程度地削弱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般认为:TIA后脑梗死发生率第1个月为4%~8%,第1年为12%~13%,在5年后达24.29%,第1个5年内每年的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为5.9%。罹患TIA后,患者对于疾病的预后极为担心,从而导致焦虑、多疑、抑郁等情感障碍。负性情绪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重心理状态的改变。
另外,TIA的预后与高龄体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有关系,如果不能及时控制TIA发作,可能最后导致脑血管病发作,如果及时治疗TIA发作则预后良好。
赞赏
长按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