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不要ldquo不便rdquo就怪


大便干硬!!!

排便费力、费时、排不尽!!!

一周大便少于3次!!!

这是怎么了???

你可能便秘了。是直肠的挽留还是地心引力的不追求。

随着饮食的改变、生活节奏变快和社会生活因素等的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22%。也就是说我们身边个人中,就有4-6个人有“我想拉,但是拉不出来,等到便意像海,淹没我而便已不在”music…

人生如此的艰难,你很努力,可最后出来的只有屁。“不便”这是病呀,但不能靠药,滥用泻药会加重便秘。进行生活重组,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进行腹部按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便秘人群的基础治疗措施。

好高大上的样子,可是到底要怎么做。

憋急憋急,听小的慢慢道来。

一、饮食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的同时还抑制有害菌,改善肠道菌群。除此之外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

说到膳食纤维,其实除了大家熟悉的蔬菜和香蕉以外,谷物、豆类、红枣和水果中的火龙果、苹果等都富含膳食纤维。

除了增加膳食纤维你还需要多饮水。成年男性每日最少引用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引用ml(约7.5杯)。最好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

二、增加运动

只吃不动会成为油腻腻的人,运动不但可以防止油腻腻,还可以促进排便(饭后不建议立即运动,饭后立即运动会导致消化不良)。

运动可以使人兴奋,心情愉悦,可以减少焦虑、抑郁,运动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调节激素,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排便。

哇塞,我要运动,运动,运动,再加大运动量,这样便便可以更快蠕动。

NO!NO!NO!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排便,但高强度的运动会抑制胃肠道的免疫功能,还会引起胃肠道缺血,加重便秘。但目前尚未有关于慢性便秘患者适宜运动量的定量研究。建议每周至少5次持续30分钟的轻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每周至少3次持续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我国传统健身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都可以促进排便。

除了运动外还要避免久坐,久坐也可能会引起便秘。所以坐的时间比较长的话,中途要起身活动。

“左三圈右三圈抖抖手啊抖抖脚啊学爷爷唱唱跳跳我们不会老”

三、腹部按摩

运动之外腹部按摩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1、按摩方向: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方向按摩。按摩时用力以自己不感到疼痛为度,按压时嘱呼气。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钟。

2、躺在床上,双腿弯曲,腹肌放松,用一只手掌以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掌叠在上面。用下面手掌除拇指以外的四指,按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线(同心圆)的方式轻轻边按边。

3、穴位及腹部按摩方法:手握成拳头,以骨节为接触点来按摩,在肠道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画圆按摩,每个动作连续重复10次以上,10~15分钟,早晚练习效果更佳,尤其在腹部穴位(气海、关元)处反复按摩,效果显著。

4、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水道,归来,合谷等穴位进行点按,操作时间为2分钟,操作方法为呼气时放松,吸气时按压,用力适度,感到酸胀为宜,点按后双手重叠,顺腹部结肠走向行顺时针按摩10分钟,腹部产生热感为度,最后按揉患者长强穴,按揉时间为2分钟。穴位按摩要在饭后半小时后才能进行。

改变饮食习惯、运动加上腹部按摩感觉到满满的便意,可是怎么还是拉不出呢?

神马?小编骗人。。。。。

拉不出是因为你错误的排便习惯

四、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错过便意,引发便秘。玩手机、看报纸会分散排便注意力,特别是玩手机游戏的,‘便意’要来了,可能就是因为玩游戏,便便被憋回去了。这种情况越多的人更容易引起便秘。排便那一瞬间真的很宝贵,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直肠蠕动性能减弱,排便难度增加,还想通过玩消磨时间,以后可能便意更加没感觉,会加重便秘。理想的排便时间是3-5分钟,所以大家有便意的时候,尽情的放纵不要有所担心。

有研究证实表明,蹲坑超过3分钟就会让直肠静脉曲张淤血,诱发痔疮。给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虚假的排便信号,使肛门长期感到坠胀。长期排便时间延长,还会造成直肠黏膜脱落等疾病。上厕所玩手机看报的人时间更是长久,所以应快速排便,排完就离开,不要舍不得。

你,是怎么便便的?

躺着?蹲坑?马桶?

躺着当然是不得已的情况。家里有人生病住院了,医生嘱托需要卧床、禁止起床活动时,只能躺在床上解决——当然,很多人其实都是不习惯的。好苦恼,无论如何都便不出来,便秘更严重了。

蹲坑VS马桶

马桶:看起来洋气、整洁,而且减轻腿部压力。但不少人喜欢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玩手机,延长了如厕时间,长期使用马桶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甚至结肠癌……况且马桶与皮肤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相互感染。

这是为什么呢?一张图片告诉你答案。

哦,明白了!那就应该选择“蹲坑式”呀!

蹲坑:由于中国人的如厕习惯,以及蹲位使排便更加容易,所以老年人更容易接受蹲坑。但对于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未必有优势。因为蹲便时腹压增大,再加上排便比较用力,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老年人体力较弱,蹲久了,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What??!!坐也不是、蹲也不是、躺也不是——我彻底便秘了!

Toileting到底用那个姿势好?

难道??

No,No,No.

别急,看看大神的招数

脚下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肛肠角约为30度,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同时保护膝关节不会受到过度压力,不会很快造成腿部发酸发麻的情况。

这些技能,亲们get到了吗?

在此小编提醒大家:对于突然出现,或者腹痛便血,亦或数日腹胀无法排便,还是伴有消瘦等症状的便秘,都应该找相关医生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参考文献:

1.尚少见.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武汉)[J].胃肠病学,,18(10).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黄素雅,钱炳俊等.膳食纤维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

4.朱佳杰,苏晓兰,郭宇,等.运动对慢性便秘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

5.SikirovD.Comparisonofstrainingduringdefecationinthreepositions:resultsandimplicationsforhumanhealth[J].Digestivediseasesandsciences,,48(7):-.

作者和指导老师:纪美芳马晓杰姚波暖郑秋岗徐秀荣周红

模特:周红

材料收集:纪美芳马晓杰姚波暖郑秋岗徐秀荣周红

编排排版:梁森

纪美芳

主管康复治疗师

香港理工大学物理治疗学硕士

主要从事急重症早期康复治疗工作

马晓杰

康复医师

主管康复治疗师

擅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康复评定及治疗

姚波暖

资深康复治疗师

神经急重症及胃肠围手术期康复方向

郑秋岗

资深康复治疗师

心肺康复方向

徐秀容

资深康复治疗师

心肺康复方向

周红

海医院实习生

周红简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57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