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高血压病科普一


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经常会听到:谁谁血压高,谁谁吃着药血压也没有控制好?谁谁血压高脑出血了,谁谁血压高心脏病了,谁谁血压高晕倒在地了,等等。那么何为血压高呢?血压高一定就得吃药吗?高血压能治好吗?

l简单来讲:18岁成人收缩压高于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收缩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测量有三种方式:诊室血压(由医生测量)、动态血压监测(由特定医务人员实施一般监测24小时的血压变化规律)和家庭血压(有患者自己监测并记录)

l诊室血压采用非同1天,大于3次以上的血压监测。如果小于/80mmhg,称为理想血压;-或/和80-89mmhg称之为正常高值。

高血压1级(轻度)-和/或90-99mmhg;

高血压2级(中度)-和/或-mmhg;

高血压3级(重度)≥和/或≥mmhg

单纯收缩压升高≥和<90mmhg

l动态血压监测:使用自动血压测量仪连续测量24小时内,白天活动状态和夜间睡眠状态平均血压值及其波动规律。其诊断标准是:24小时平均血压≥/80mmhg,白天平均血压≥/85mmhg,夜间平均血压≥/70mmhg.

主要用于诊断:1.白大衣高血压(即医生办公室一测量就高于/90mmhg,自己在家测量就</85mmhg,有可能是看见医生紧张所致)。

2.单纯夜间高血压

3.体位性高血压,因体位的改变导致的血压升高,比如说,有躺着到站立等

4.部分饭后的低血压

5.一些难治高血压的病因查找

6.一些不容易发现的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

l家庭血压监测:估计现在很多老百姓家里多有血压计,每天早上和晚上固定时间监测血压,以了解常态血压变化,用于评估自己口服的降压药物是不是能有效控制血压。

注意:无论是电子血压计还是水银血压计均需要每年进行校对。

血压高一定就得吃药吗?

如果平时没有高血压,突然升高,达到重度,此时需要让病人平卧安静休息后再次测量血压,一般是20分左右测量,如果仍为重度升高,建议及时就医,不建议舌下含服降压药物。

如果是轻度升高,查找一下原因,是不是喝酒了,熬夜了,最近饮食过于咸了等等。如果改善生活习惯后(1-3个月)血压仍然高,建议就医,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药物。

高血压能治愈吗?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未找明确病因的独立疾病,约占高血压病的90-95%;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血压高仅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之一,血压高有可能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消失。约占5-10%。高血压病能用药物控制,长期使血压处于一个安全状态,但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控制血压,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治愈。

1.出现哪些症状怀疑自己得了高血压病?

一般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头胀头枕部不适或者颈后部紧缩感,心慌、胸闷、气促、恶心、眼花耳鸣等症状多提示有血压升高的可能。

2.体检时:医生可能会告诉你,你的血压不正常,建议您就医,或者改善一下生活习惯后观测血压是否恢复正常。

3.如果怀疑的了高血压就诊哪些科室?

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一般是首选科室,就诊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饮酒、饮茶、喝咖啡等,如果平时就有测血压的习惯最好是带上你平时的血压记录结果,方便医生判断病情;如果既往就有高血压,最好带着你现在口服的药物,近期的一些化验结果,近期服用的一些非高血压药物,以便医生判断是否由药物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如:口服避孕药、激素类药物、麻黄碱等)。

4.就诊时一般会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能、尿常规、血脂血糖、超声等一般用来查找继发高血压的原因,同时也能观察到高血压对身体器官的影响,是否损坏了身体器官,如:脑、心脏、肾脏、眼底等,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5.高血压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首当其冲的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高血压被称为心血管的等危因素,尽早控制血压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瓣膜的关闭不全,最终出现心力衰竭,血压越高心血管的危险程度越大。

脑血管疾病,可以出现脑血栓,脑出血,引起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

肾脏病变,主要是慢性肾脏病变,出现肾衰(尿毒症)

眼底病变:眼底出血或渗血,视乳头水肿,导致视力丧失(失明)。

6.血压一般控制在多少?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患者,以及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合并尿蛋白、器官移植等,宜将血压将至</80mmhg。

老年患者65-79岁,首选血压</90mmhg,如果能耐受建议</90mmHg,

≥80岁,血压应降至/90mmHg,衰弱患者建议高压控制在-mmHg。注意平稳降压,避免降压过快。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80-mmHg。

参考文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基层指南;中国医师协会关于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科学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39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