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一天里什么时候量血压较准确量左手还是右手


在做体检时,有一个项目便是量血压。而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来说,经常检测自己的血压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如果出现了血压异常,却没有及时干预调整的话,就容易会发展成高血压,后续还可能导致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脏衰竭或早逝。

对于经常需要监测血压的朋友而言,医院也是很麻烦,所以家中备一个自我腕带式的上臂检测器就更方便了。不过,一天里什么时候量血压最准确?该量左手还是右手呢?接下来,我们便来聊聊量血压的这些细节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血压值的正常范围。根据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正常血压标准,一般我们需要把血压控制在收缩压<30mmHg,舒张压<5mmHg的范围里。

什么时候量最准确?

在不同时间里,我们的血压会出现高峰和低峰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早晨的六点~八点和下午的四点~六点是血压的高峰值,中午十二点左右和凌晨一点是血压的低峰。

所以,我们量血压最好是在早晨六点~八点的血压高峰值时,如果这时的血压没有超过正常值,一般就说明血压正常了。但如果一次测出来的血压偏高的话,应当在其他时间段里再多次测量(上午十点、下午两点、晚饭前后、睡前)。有问题时再向医生咨询,以防大碍。

量左手还是右手?

从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来说,一般而言选择右手会更好,为我们右手上臂的血压会高于左手上臂。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有一些心脏或血管的病变,患者可能会存在左手上臂血压高于右手上臂的情况。

如果担心的话,也可以两个手臂交替进行,不要单单只测一边的血压。

测前准备

在测量血压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做一定的准备,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例如,保持手臂的放松,把上臂血压计的位置和心脏比齐,双腿放松。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如果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位置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偏高。

而且,测量前一小时不喝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食品,以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偏差。此外,在情绪激动时也不适合测量血压。经常紧张焦虑的话就容易升高血压,对结果造成干扰。

虽然医生常会说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

收缩压(高压)>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

但随着年龄增长,血压也会随着增长。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压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来对照一下你的血压是否正常吧!

各年龄段血压正常值

不仅如此,很多人觉得自己高血压,就得了高血压病,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大家很多人对高血压对有着很多的“误解”,今天小编就替高血压解释解释。

你对高血压的“误会”可能太多了!

1、高血压≠高血压病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为/90mmHg或以下,高血压为/95mmHg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日在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95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与高血压病还不能等同。

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占所有血压升高疾病的90%。另有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一定需要药物

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临界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基础疗法,目前研究证明,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有:

控制体重;限盐摄入;戒烟;避免情绪波动;合理运动。

3、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

一般来讲,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极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另外,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一天降压药的最后一次放在临睡前或仅在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是危险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三种方法,缓解高血压!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操一饮一穴助控压

除了吃降压药,平时在家不妨试试这一操一饮,对控制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

1、辅助降压操

①手掌紧贴脸颊两侧,上下搓脸。每次36下即可。

②三个手指的指腹贴近眉骨上方,向两侧滑至太阳穴,来回揉搓,每次36下。

③手指代替梳子,从额头前方至后脑勺,以梳头的形式从前往后,每次也是36下。

三个为一组,每日早晚各一次,可以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2、辅助降压穴

太冲穴

中医说高血压是肝阳上亢造成的,而太冲穴则可以平息肝阳。太冲穴在足大指和次趾中间靠后的地方,这个穴位你可以按揉它,揉到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时间长短灵活掌握,按揉力度要适可而止。

涌泉穴

位于我们的脚心,把脚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涌泉穴就在前一部分和中间一部分交叉地方的正中间,用手摸那个地方正好是一个坑,揉一揉就能对血压起到保健的作用。按这个穴位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脚上的两个穴位,在洗脚或洗浴的时候可以自己按摩,尤其是当血压高起来的时候它能够比较快速地使血压往下降。

3、辅助降压饮

药食同源的食材,也能辅助降“三高”!

除了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很多名老中医都喜欢通过一些食材,辅助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葛根

据《神农本草经》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具有清热除燥,生津止渴、辅助降压、降糖之功。

中医院院长吴中朝教授曾介绍葛根,它具有辅助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还能帮助调理冠心病和颈椎病。

薏米

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叶爱军曾介绍薏米说,薏米作为药物中医认为其性甘淡微寒,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薏苡仁有降血糖、散热、镇痛、镇静,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枣

在《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指出:“大枣”别名“红枣”。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的营养科主任医师谭荣韶主任曾表示,红枣是水果类的食物,红枣中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降低血脂、改善肠功能、改善血管状态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陈皮

上海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朱海青曾介绍陈皮,陈皮在我们现代研究里面,发觉它具有降高血压和防止心肌梗死的一个功能,因为为什么它能防止心肌梗死。因为它有理气的作用,中医的理气作用其实是打开人的气机,身体被瘀阻的气机和阻塞,而且也能够降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49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