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陈先生是一名高血压病患者,最近大概是因为天气干燥、寒凉的原因,这些日子有头晕、耳鸣的症状,同时还自觉潮热,心烦少寐,口干。因为感觉不适陈先生医院心内科就诊。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王清海面诊陈先生时,发现其舌偏红,苔少。测得血压为/78mmHg,于是诊断其为脉胀(肝肾阴虚型),即高血压病。
高血压饮食看体质辨证
“主任,您觉得我应该吃哪些食物比较好呢?”陈先生对于饮食调理还是比较在意。
可以说,在看中医的时候,门诊常常有患者问平时饮食需要注意什么、煲什么汤等之类的问题。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及减少并发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等。
王清海主任医师指出,关于高血压饮食原则,很多科普文章都会说很多,例如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等,其实临床上看,同样是高血压,饮食调理却不能千篇一律,到底怎样调理才好,最关键的依据取决于两点,一是体质,二是辨证。体质不同,辨证不同,饮食调理的内容也不一样。
阴虚时不能一味清热
虽然同表现为心烦潮热,高血压的另一类证型,比如肝阳上亢型,患者的性格会比较急躁,常表现为一个热象,饮食上要注意清热,可多食凉性食品,比如草鱼、冬瓜、海带、天麻炖鸡、菊花茶等,忌食炽热上火的食品。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需要忌食辛辣,如辣椒、花椒、烟、酒;尽量不吃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此外,还要忌饮浓茶,因为咖啡因过量会使人兴奋不安,导致失眠、心悸等症状。
而综合分析陈先生有阴虚的情况,属于阴虚内热类型,原因是阴虚津液不足,虚火偏旺,饮食上宜多吃滋阴清热的食物。
所以,王清海主任医师特别建议陈先生平时多喝滋阴清热的食物,比如以下八类食物:
01甲鱼:
又名鳖、水鱼,其味甘性平,功效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可蒸煮或煲汤食。类似的食物有乌贼、牡蛎等。
02蚌肉、玉米须:
蚌肉清热滋阴,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配以泄浊利尿、平肝利胆、降压的玉米须,效果更好。
03西红柿:
微寒,其性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降血压。
04乌冬茶:
性微寒,具生津止渴,利尿作用,其含有儿茶酚胺能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提高渗透能力,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05枸杞菊花茶:
枸杞,入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配合疏风散热之菊花,效果更好。
06葛根粥、菊花粥:
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肺、膀胱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研究表明,葛根能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07紫菜蛋花汤:
紫菜,味甘、性寒、无毒,可入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养心的功效。研究证实,紫菜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都有很好的功效。鸡蛋能补元气,补益五脏,常吃可滋阴益气,润肺养心安神。
08其他推荐食物:
黑木耳、芹菜、绿豆、海蜇、山楂、西瓜、茄子、胡萝卜、黄瓜、苦瓜、芦笋等。
需要指出的是,阴虚内热患者应忌煎炸炙烤、辛辣燥热、易郁而化火的食物。通过有效的饮食康复手段,严格控制好血压,可明显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事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受访专家介绍
王清海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西医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中医基础理论造诣深厚,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气短、胸闷、胸痛、眩晕、头痛、咳嗽、水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于运用桂枝、黄芪等通阳益气、行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中医内科杂病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著有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编专业著作《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四期。研制治疗高血压药物2种,治疗心脏病药物2种。获得发明专利1项。
出诊地点:特诊专家诊室(门诊综合楼3楼)
出诊时间:周一、四、日上午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图/记者:张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