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谭红阳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管理浦心堂


年9月24日,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与上海浦融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第二十期的主讲人副主任药师谭红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管理。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节目主持人欣绘和谭红阳老师对话整理,希望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限于篇幅,无法完全感受直播中精彩,欢迎收听随文所附音频。

精神障碍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临床上治疗应合理选择用药,遵循剂量合理、疗程规范、缓慢加减药量、慎重换药、定期复查的原则。在提高疗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同时,规避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疾病负担,最终为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保驾护航。

1

精神障碍患者常用药物有哪些

欣绘

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精神药物的应用是日益的广泛的,目前被认为简单、经济、安全,且疗效比较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常用的药到底有哪些呢?

谭红阳:精神障碍的范畴比较广,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分类,主要包括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和其他的精神症状。像我们常见的精神科的药物有抗精神失常药、抗抑郁药,还有镇静催眠药,还有心境稳定剂,还和一些抗痴呆的药物等等。

欣绘

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这样一些精神科的药物?

谭红阳:精神障碍的早期,由于各方面的表现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明确诊断精神障碍的基础上,要认真询问相关病史病情,做好详细的体格的检查,精神检查以及实验室的检查,辨别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排除一些其它的疾病,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用药,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来定,总之发现精神障碍要做到早确诊、早选择、早用药。

欣绘

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谭红阳:最常用的抗精神病的药物,我们现在有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之前我们精神科常用的像氯丙嗪,现在我们临床上使用比较常见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像利培酮、奥氮平、阿里派唑这些,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情况来进行用药。

2

为什么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用药管理?

欣绘

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是属于家属的事情,还是是属于医生的事情?

谭红阳:这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有家属的,也有医生、医护人员的,大家都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大部分的精神障碍患者很难做到彻底治愈,尤其是重型的精神障碍患者,需要较长时期的药物和心理的治疗,才能维持稳定好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生活工作情况,就好像我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痛风这些慢性病一样,如不按时复诊,服药,病情容易反复,甚至恶化。虽然大部分精神障碍的病人认同需要后续的治疗,但在很多人的当中不乏逾期复诊的,或因不方便而由家人代为复诊取药的情况,导致后续他治疗断续不定,影响治疗的效果。

欣绘

如果本人不来,由家属代他们来取药的话,也不可以吗?

谭红阳:要作为首诊的话是不可以的。如果确实是老年病人,行动不便,不属于首诊的,这种情况才可以代为取药。

3

精神障碍患者停药会复发吗?

欣绘

用药管理的话,为什么那么的重要?刚才您说到了有些病人是会复发的,是吗?

谭红阳:对的。做好用药管理,对患者防止复发,降低住院率,减轻家庭的负担,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病人的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耐药性,都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欣绘

耐药性?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一种药物已经起不到一些积极的治疗的作用了,你们要替换药物,是吗?甚至在量的上面也会酌情的做一些调整?

谭红阳:如果是一个作用机制的药,足量足疗程没有产生效果的话,就会选择另外一种作用机制的药来代替它。我们一般是采取逐渐加量法,如果单药的足量足疗程已经加到一个很高的量了。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换不同机机制的药,然后进行后续的治疗或者是联合药物治疗,是这样一个情况。

4

精神障碍患者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欣绘

说到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有的时候不愿意服药,觉得说是药三分毒,另外也会觉得服药很麻烦,甚至有时候会忘了服药,或者有时候会搞错,再有本身就会抗拒这件事情。对于这样的一些患者来讲,要做到按时的定量服药,可能会比较难做到的,这时就需要家属的努力配合,所以他们在用药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谭红阳:有些患者的家属认为病好了,或者是服药后会擅自的中断,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怎样的服药,服用多少,需要家属的监管下,将药物交到患者的手中,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的服药,并亲眼看着这个患者服下。有的时候可能家属感觉最近病情有改善,尝试减量,或者认为药物对身体没有好处,会有副作用;又或者说想尝试一下最近不服药,是不是会有一些抗体,或者说希望自愈。但是实际上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如果自行的加减药量,对患者自身的自制力的恢复是非常有影响的,并且对病情的迁延反复也是有影响的。

欣绘

教育是你们给到患者,还是说家属给到患者,或者说双方一起给到他?

谭红阳:这个是需要像临床的医生,包括医护工作者跟家属共同来配合去完成的。从我们临床药师的角度来说,被称为服药的依从性。它是指患者对医嘱或者是相关的指导服从或者是遵守,并产生相应的有效作用,在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影响药物治疗的疗效是会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的。现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方法主要有:①加强了精神卫生及药物知识的教育,经常的灌输对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愈后和维持治疗的一个关系,让患者真正认识到维持治疗的重要性。②加强一个自知力的教育,促使其自知力的恢复。当患者认识到自己患病时才能主动配合的治疗。③加强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一个生活的信心,来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维护的能力。

5

如何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欣绘

抗精神病药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复发的。也有听说有部分的患者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之后,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反应是吗?

谭红阳:对的,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像精神科药物服药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是很多的,最常见的像椎体外系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一个肢体的僵硬,动作的减少,坐立不安、流口水、吞咽困难、颈部强直,眼球上翻等等。通常我们一般都是用抗胆碱药盐酸苯海索(安坦),每天两次,每次1~2片来缓解症状。如果发现严重者,就必须要请专科的医生来处理。

欣绘

这些副作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吗?所产生的副作用,除了刚才您讲到的流口水,身体僵硬,这样的一些情况,甚至可能还会出现乏力便秘,是吗?

谭红阳:

对的,像乏力、贪睡,少数的患者服药后会感到全身的无力,睡眠也会与之增多,甚至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都不行,这是一个抗精神病药过度镇静的作用所致的。在这个期间千万是不能驾驶车辆或者是操作机械的,必要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的用药的剂量,或者是更换为镇静作用更小的这些药。

欣绘

我们的家属一定要记住了,我们得让患者他按时然后定量的去服药,但是一旦出现了副作用,我医院去检查,妥善处理,因为药物导致的问题,避免造成身体的各方面的损害。另外我们都知道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如何在药物治疗下能有效地规避因不良反应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呢?

谭红阳:临床上经常会采取给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血项、血生化全套来降低此类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定期检查的原因,原来是这样,对,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诱发血液系统改变,粒细胞缺乏症,路段平多见,发生率在治疗第一年为0.73%,第二年为0.07%,最常出现在治疗的6~8周,出现的危险性随着年龄而增高,女性患者较为多见,所以要定期查血象,及时发现该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二、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电图改变和传导阻滞,甚至引发猝死。有报告认为,此种猝死可能为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发生率为0.5%,可能与药物引起心律失常有关。所以在治疗前一定要询问病史和家族史,进行详细的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在治疗中定期复查心电图,对于高危人群,年长者、肥胖者,有心脏病者谨慎用药。三、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无黄疸性肝功能异常,一过性的骨丙转氨酶升高,多能自行恢复,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该项影响。通过加强保肝药物治疗,含有的药物可以引起血糖催乳素升高,导致患者高血糖月经紊乱,定期检测血糖及催乳素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干预。

欣绘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作为家属,我们怎么样简单的去及时的应对?

谭红阳:刚才所说的锥体外系、乏力、贪睡这些都是药物不良反应,另外常见的不良反应中还有内分泌失调,像有些患者会服用某些精神病药物以后,会出现一些肥胖、月经失调、乳汁分泌等一些不良反应。

欣绘

乳汁分泌是什么意思?不是产妇才会这样吗?有的时候像一般女性属于内分泌失调了是吗?

谭红阳:对的,这种不良反应不是只有产妇才会出现,像男性的话有的也会有。一般的情况下减量以后就会消失,不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但需要向患者说明消除其思想的顾虑,还有一些心悸、口干。通常像这样情况下,这些副作用都不怎么严重的,这还不算严重,像口干就是说一般的多喝水就行,无需特殊的处理。如果心跳的过快,每分钟在次以上,可以服用一些美托洛尔又叫倍他乐克,像便秘者可以口服一些缓泻就是润肠的药物来对症治疗,并且平时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瓜果膳食纤维,多摄入一些。

欣绘

有些老年患者很固执,因为年龄缘故,对药物也更加抗拒,如果他们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又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谭红阳:老年人是尤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为正确的认识药物的利弊,选择了正确的药物给予正确的计量,还有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式用药,才能保证这个药物的合理。老年人有一些特殊群体的特征,像老年人的内脏的功能是衰退的,即使有些药物仍按照常规的用量的剂量,间隔时间应用,它的不良反应还是会增加。老年人的最大的血药浓度比青年人平均要高70%,药物对老年人抑制呼吸的作用也是增强的,易导致不良反应。

欣绘

最大血药浓度,这个您能否解释一下?

谭红阳:对,因为药物它起效的话,是要根据他血药的浓度来达到一个稳态才能发生效果。

欣绘

老年人抑制呼吸作用会增强,就是说老年人和青壮年比较起来,他服用同样的药,会导致他呼吸方面的不通畅吗?

谭红阳:也不是,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代谢相对要慢一些,药物的作用在经过肝脏代谢的时候,时间上会更长一点。还有就是老年人的器官和各大系统的功能也是减退的,致使他的各种的身体变化的调节功能也是下降了,代谢能力下降,恢复的速度也是减慢的,对于药物的反应和应变的能力也是减弱的。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减弱,有些药物,年轻人服用一点点就会有改善,而老年人可以需要减半,甚至是1/3即可。此外,老年人通常会有多种的疾病,常常采用的数种的药物治疗,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大大增加了这个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是年轻人的2~7倍。所以老年人的用药安全特别的讲究,我们如何能让老年人能比较安全合理有效的去用药呢?①要有一个适宜的剂量,就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是病情的需要,酌情地增加剂量,以小剂量达到这个药物治疗的最佳的一个效果。②减少用药的种类。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的疾病,他同时会服用很多种药物,像内科药它就是降压、降脂、降血糖的都很多。所以药物合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会影响到它的疗效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单一用药能产生较好的疗疗效的时候,就不需要联合用药。

欣绘

有些老年人一天可能要同时服用很多药,所以就药和药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断的时间,是吗?

谭红阳:对的,有的药物是饭前服用,有的药物是饭后服用。有的是早晨服用,有的是晚上服,切勿擅自停药或者是换药。因为每种药物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都是适用于自己,不正确的自我药疗,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能加重病情,停药、换药这个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欣绘

不要擅作主张,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谭红阳:像平时也时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6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