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病例分享中风


中风

什么是中风?

⑴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

⑵临床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⑶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一宽大的间隙)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中风有几种类型?

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

(1)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阻塞或流经脑血管的血栓(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血液内有栓子)发生阻塞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一般占60%以上,可出现头晕、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面瘫、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 

(2)出血性中风: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称为脑出血。脑浅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

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占40%左右,常见在劳累、过度激动或摔跤后出现突然晕倒,严重者很快死亡,经抢救存活着也有很多人出现瘫痪,包括面瘫、说话含糊不清、肢体麻木等。

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

哪些因素易导致脑中风?1、40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尤其是男性2、长期吸烟的人。3、长期酗酒的人。4、肥胖的人。5、经常吃得太油腻的人。6、缺乏体育锻炼的人。7、从事注意力集中,高度紧张工作的人。8、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人。9、性格容易激动和好胜心强的人。

如有以上情况的人突然晕倒,肢体麻木、面瘫。说话含糊不清、呕吐等应怀疑是脑中风,要尽快就医。

什么是“小中风”?

“小中风”的主要表现为自觉半身无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发生“小中风”的患者在一年内有42%发生中风。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

中风有哪些信号?

*舌痛是脑血栓即将发生的一个信号。   *鼻出血高血压病病人在反复出血后1一6个月不能麻痹。   *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房子、桌子、椅子……都在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大中风发生。   *单眼突然发黑一只眼晴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过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脑卒中的又一信号,应及时就治。   *哈欠不断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如果不是此情况而哈欠一个接着一个,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越来越窄,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是即将发生脑卒中的警报。据临床报道,有80%的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前5一10天哈欠不中断。

*呛咳据临床观察,少数脑卒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这是因为大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

*手指麻木手指麻木这种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但不能忽视脑卒中的可能。

*说话吐字不清是脑卒中先兆症状中的一种,应引起重视。

*原因不明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造成管理人体运动的神经功能失灵,而容易发生跌倒。

*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脑卒中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

*肢体不自主抽动肢体某一部位突然跳动或抽动,不由自主,时发时停。

*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   *恶心、呕吐伴呃逆突然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打嗝不止等。

*头痛欲裂突然头痛,不同往常,而且痛得像裂开来一样难受,或者由间断性变得持续不停,当心脑卒中。

中风有哪些并发症?

  (1)肺部感染: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脑心综合征:发病后1周内,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5)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6)中枢性呃逆: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中风病人应如何护理?

  1、建信心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踏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2、早活动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越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3、防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最好不将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可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4、防褥疮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撒中药生肌散。

5、调饮食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6、排二便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

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等闲视之。

  7、勤说话重建语言功能,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力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让儿孙和老人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当然,这个过程较慢,需要极大的耐心。

  8、通风好“中风”老人在恢复期死亡的原因约60%是肺炎。所以,注意室内通风,适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9、悉照顾照顾“中风”的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如果“中风”的老人能得到细心照料,多数人可在一年内恢复,其中半数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

稳即稳定情绪。极度愤怒或紧张均可诱发中风,故患者应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狂喜、暴怒、忧郁、悲哀、恐惧和受惊都会诱发中风。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

防即防止便秘。大便干结,易使腹内压增高,血管外周阻力增强,血压骤增,造成脑动脉破裂而发生中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定时大便,多吃水果、蔬菜、海带、果仁、豆类等,多喝水,不要吃辛辣、油炸食品。

低即饮食低脂、低盐。动物脂肪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中风的可能性;食盐过多,可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长时间血压升高可诱发中风。忌一忌饮食过饱。腹部饱胀影响心肺功能,还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器官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中风;二忌看电视时间过久。久看电视,大脑持续紧张,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进一步升高,有些电视情节紧张,场面惊险,易使情绪激动,容易发生中风;三忌随意突然停药,患者应遵医嘱服药,若擅自停药,可以造成血压大幅度反跳,导致中风的发生。

练即坚持适度的锻炼。每天坚持散步、做体操,以增强体质,防止中风。

诊即早治“小中风”。“小中风”的主要表现为自觉半身无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发生“小中风”的患者在一年内有42%发生中风。必须高度重视“小中风”,及早就诊。

温既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夏天注意防暑,冬天注意防寒保温;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水温不宜太热。

控积极防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保持血压稳定。

中风后的康复包括哪些?

1、语言恢复

半数以上的中风病人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或虽能自发说话,但答非所问且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等。这些都是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越早越好,在病后3个月内恢复较快,一年以后则难以再恢复。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短语训练、会话训练、朗读训练、复诵句子训练、文字辨识、指出物品名称、执行命令以及图片、实物配对练习等。

对完全性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学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如让病人发“啊”音或用嘴吹口哨诱导发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行等,或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再依次教双音词、短语、短句、长句等。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方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

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这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故事,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2、肢体康复

3、房间安排

1)为了避免病人偏瘫侧感觉障碍加重,必须创造条件使偏瘫侧受到最大刺激。

2)中风病人房间所有活动应尽量安排在偏瘫侧以利于给病人刺激。

4、音乐疗法

听音乐被证明对脑损伤病人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当大脑受到音乐刺激时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主要负责愉悦情绪的信息传递。而大量分泌多巴胺能够增强记忆和注意力,并可加快大脑信息处理速度,使人感觉更加灵敏。此外,音乐还可直接刺激大脑受损区域,使大脑主动修复并更新受损神经网络。

中风病人每天听几小时他喜爱的音乐将大大有利于身体痊愈,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注意力也明显增强。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白癜风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9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