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你造吗?你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上厕所也蕴藏着“生命危险“哦!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大约23.5万人,因在卫生间里发生意外被送进急诊室。在我国,厕所也是急救人员经常“光临”的地方,心梗、中风、骨折,都可能在此发生。
一、
上厕所,6种情况很危险
01
用力排便,诱发心梗
“嗯……嗯……”
这是很多人用力排便的日常写照。
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压增高,血压会突然升高,可能导致脑溢血;此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梗,甚至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病都可能造成猝死。
另外,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会更高,起床后就排便,容易发生意外。
02
排尿过快,容易晕倒
憋尿太久,突然排尿也会有危险。
此时迷走神经很兴奋,如果膀胱排空过快,就容易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供血不足等问题,可能诱发排尿性晕厥,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建议尽量不要憋尿,排尿时也要“细水长流”。
03
起身太快,头晕眼花
有些人会带着报纸、手机一起进厕所,排便也习惯“慢慢来”。可是,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方便后又快速站起来,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头晕、眼花,严重时可能摔倒、受伤或骨折。
04
水多地滑,摔成骨折
卫生间通常是家中最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后溅出的积水,一不留神就让人摔倒,尤其是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时候。
老人跌倒后容易出现骨折,本来就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突然摔倒还可能诱发心绞痛。
05
温度变化,血压不稳
洗澡水太热容易诱发脑溢血,洗完澡不注意保暖,冷空气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
另外,卫生间是一个密闭缺氧的环境,长时间待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氧。
06
久蹲,腿部“长”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经常久蹲,腿部容易形成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致命。
二、
防“厕所病”,这几招最实用
01
清晨,一杯白水防血栓
便秘是导致洗手间事故高发的最常见原因,而每天喝足毫升水,是缓解便秘简单有效的方法。
夜晚人体流失了不少水分,清晨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
02
老便秘,上厕所垫个脚凳
一般而言,采取蹲便的姿势,肛门周围肌肉会更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
如果家中安装的是马桶,方便时不妨在双脚下垫个小矮凳,上身微微前倾,更有利于排便。
便秘者,特别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可咨询医生后,在家准备相应的药物,减少意外的发生。
03
真假“尿急”,都得慢慢来
无论是谁,都不应该憋尿,以免引起膀胱炎症。
感到尿憋的时候,小便也不要一下子排完,一定要慢慢尿,不要用力。此时男性最好不要站立排尿。
说到这里,还要给“假尿急”的男士提个醒:不少老年人早上起床后着急尿却尿不出,这一般是因为前列腺增生、膀胱括约肌收缩功能退化所致。
此时尝试走动一下,尿意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
04
洗澡水温度不能太热
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洗澡水温度以42摄氏度为宜,不要太热,以免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头晕、呼吸困难等。
三、
关于上厕所的几点建议
01
最佳排便时长:3~5分钟
很多人上厕所喜欢带着手机,或者读书、看报甚至看电视。却不知这些习惯都会在不经意间延长如厕时间,导致腹压增加,盆腔和肛门充血,从而引发便秘、肠黏膜脱垂、痔疮等肛肠疾病。排便时间越长,越容易出问题。
专家介绍,上厕所应该秉承“定时定点、速战速决、专心致志、随有随去”的原则,最好不要有任何“私心杂念”,只有思维意识、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调配到一致的状态,才能培训好自身生理反馈。
一般建议健康的人排便3~5分钟最佳,排除个别人有出口梗阻、盆地肌肉神经有病变之外,最好做到速战速决。一些老年人很难在5分钟内解决,可以站起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坚决不能一次就蹲坐十几分钟。
02
蹲便更有利于排便
理论上讲,蹲便更有利于排便。
直肠内有一个“肛管直肠角”,简称“肛直角”。一般坐姿的肛直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直角可以达到°左右。理论上来说,肛直角越大,排便时所费的力气较小,所以蹲便更为顺畅。
此外,人在下蹲时,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这样做能够减少腹部用力,对排便顺畅也有帮助。此时重心向下,且腿部弯曲,更有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同时还锻炼了腹部与腿部肌肉。相对于蹲姿,坐便腹部朝下重力作用不明显,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也更加耗时。
03
坐便减轻腿部压力
尽管蹲便理论上更易排便,但蹲便时腹压增大,再加上排便比较用力,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一些老年人体力较弱,蹲久了,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对于腿脚不便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不宜采取蹲式。而坐便相对更加舒服,对腿部的压力较小,时间长了也不会出现腿部发麻等情况。
04
上厕所切忌勉强
虽然建议上厕所“定时定点”,但并不意味着要“霸王硬上弓”。如果到了时间还没有便意,不必特别勉强,强制排便只会增加心理负担。
用力排便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用尽全力排便时,相关肌肉会强烈收缩,这样一来,不仅是腹部的压力升高,血压也升高不少,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不说,还更容易得痔疮。
此外,强忍便意也是不对的。一旦便意消失,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就会变长,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便秘,容易造成肛裂、血压升高、心脏病复发等危险。因此不管手头有什么事情,有便意的时候应该及时上厕所。
文章节选自头条号: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客户端
赞赏
长按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专项基金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b/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