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真假高血压几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HAOYISHENG导语

几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准确测量血压对于正确诊断高血压和监测降压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高血压的诊断仍以医生在诊室测量的血压值为依据,美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80mmHg,其他国家仍沿用之前的≥/90mmHg。

但诊室测量血压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医生操作误差、测量方法不统一、测血压时患者紧张、无法获得非就诊时间的血压值等,导致真假高血压现象:一些高血压可能发现不了,而一些正常人可能被误认为是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种无创的、全自动的血压测量技术,可以24小时连续记录血压。ABPM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20年,大数据证明,与诊室血压相比,ABPM测量的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更强的相关性。

ABPM显著的益处是可以收集多次血压测量值,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压信息,鉴别“真假高血压”、准确评估降压疗效。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

常见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有:

1、白大衣高血压和白大衣效应

因为就医时环境与紧张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患者诊室测得的血压往往高于诊室以外测得的平均血压。

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在高血压范围,但诊室外血压不高,就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诊室内的血压高于诊室外的血压称为白大衣效应。

有观察发现,在诊室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占15%~30%[1];而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30%~40%具有白大褂效应[2]。

大多数研究(但不是所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本身带来的心血管风险微乎其微[2]。

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中,降压治疗是否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尚不清楚。然而,白大衣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速度可能比正常人更快,所以,对未经治疗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随访观察。

2、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指的是诊室血压正常,/90mmHg,而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为高血压(白天平均血压≥/85mmHg)。

据统计,在诊室血压正常(/90mmHg)的成年人群中,约有15%~30%的人为隐匿性高血压[3]。而某些群体,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更高。

隐匿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比正常人或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高1.5~3.0倍,其危险性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相当。

3、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的特征是睡眠时血压升高。

动态血压监测是发现这种类型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据估计,20%的白人和40%的黑人患有夜间高血压,而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较高。

由于动态血压监测夜间测血压袖带充气时会影响睡眠质量,目前还不清楚动态血压监测机器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夜间血压升高。

一项大型荟萃分析及多项研究表明,睡眠时血压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4、勺型血压和非勺型血压

大部分人血压从早晨6:00开始逐渐升高,到10:00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平稳下降,中午的血压相对较低;从14:00开始,血压再次逐渐升高,到16:00~18:00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到凌晨0:00-2:00血压达低谷,此后略有回升,并维持到6:00开始第二天的循环。全天的血压表现为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所以称勺型血压。见图。

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00)的下降率,把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

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

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

超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20%;

反勺型血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

与勺型血压相比,非勺型与反勺型血压靶器官损害比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等心血管风险明显增加,而超勺型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增加可能无关。

5、晨起血压高峰

无论血压正常者还是高血压患者,清晨觉醒并恢复直立体位后血压会迅速上升,并在较短时间内(2~4个小时)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血压。

一般采用睡醒后2小时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包括夜间最低收缩压在内的1小时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共3个血压值的平均值),如果≥35mmHg就可以诊断为晨峰高血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血压的波动与心血管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段为每日上午6:00~10:00,发生频度占全天的35%~40%左右,血压的晨峰现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注:

[1]FranklinSS,ThijsL,HansenTW,etal.Whitecoathypertension:newinsightsfromrecentstudies.Hypertension.;62:–.doi:10./HYPERTENSIONAHA..

[2]MuntnerP,BoothJN3rd,ShimboD,etal.Iswhite-coathypertensionassociatedwithincreasedcardiovascularandmortalityrisk?JHypertens.;34:–.doi:10./HJH.

[3]PeacockJ,DiazKM,VieraAJ,etal.Unmaskingmaskedhypertension:prevalence,clinicalimplications,diagnosis,correlatesandfuturedirections.JHumHypertens.;28:–.doi:10./jhh..9

相关阅读

关于高血压,这20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全是错的!

最近碰到一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

这位患者现在非常后悔,早知现在,绝不当初!

以前对于高血压,他的理解是这样的:

1

错误1没有感觉,先不吃药

这句话是不是特别熟悉?它是许多患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没有感觉不代表没有危害,等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已经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等。不要跟着感觉走!

2

错误2高血压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

高血压的症状不是只有头晕、头痛,出现这些症状时也该测测血压:心悸、胸闷、眼胀、视物模糊、脖子僵硬、记忆力下降、乏力。

3

错误3降压药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

虽然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停不下来是因为您的血压需要药物控制,而不是降压药本身会上瘾。

4

错误4太早吃药,以后药物会无效

等拖到出现并发症,再有效的药也回不到过去。

5

错误5降压药一开始不能用贵的

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是:“降压药一开始应该从便宜的吃起,如果一开始就吃高级的后面血压就控制不住了”。其实降压药的好坏,不以价格来区分,适合的就是好的。

6

错误6药物伤肝肾,天然才是最好的

老百姓担心药物副作用,常寄希望于某种“超级食物”降压。其实要是真有某一食物能有效降压,恐怕早就被我国几亿的高血压人群抢脱销了吧……

7

错误7红酒泡洋葱降压

也许味道不错,但真心降不了血压……

8

错误8喝油排毒降压

喝油排不了毒、降不了压,只会让您排便、腹泻、脱水。

9

错误9降压药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

高血压没有“耐药”这一说,如果血压控制平稳不用换药,换药过程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10

错误10没有家族史就不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有遗传倾向,但不是遗传病,家族有早发高血压病史的患高血压的几率高,但不是必须有。另一方面,没有家族史的也不是上了安全险,高血压是多因素作用的疾病。

11

错误11高科技根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病(继发性高血压即能明确病因的除外),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品、食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基于此宣传的产品都是骗人的。

12

错误12民间偏方降压效果好

很多效果好的民间偏方通常都有加入超剂量的降压药,可能降压又快又低,但您得问问自己的肝肾是否承受的了。

13

错误13理想血压是/80mmHg

血压并不是保持在/80mmHg才最合适,天生血压就偏低的人不要太执拗。

14

错误14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操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2-4周以上。千万不要只吃了几天就说某药不管用。

15

错误15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终生服降压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更严重。

16

错误16电子血压计不准

目前均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不准也许是血压计不行或是测量方法不对,可以到器械店进行校准。

17

错误17医院检查抽血前不能吃降压药

降压药并不影响抽血化验,放心按时按量服用吧。

18

错误18血压偏高可以不吃药

血压偏高时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压,如果做不到仍然应该借助药物将血压将至正常范围。

19

错误19高血压定期复诊时不吃药

复诊时医生主要评估的是降压效果,正常服药才有参考,停药不就白来了?

20

错误20跷二郎腿会引起高血压

跷二郎腿等体位改变确实会引起血压波动,但都是暂时的,不会本质上升高血压,所以如果跷二郎腿能让您放松的话该跷就跷吧。

如果身边有对这些说法深信不疑的亲友,就赶紧转给他们看看吧!

相关阅读

关于高血压的十个问题,看完别说还不懂啊!一、什么是高血压?二、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三、高血压还有分类?三、高血压能治愈吗?四、高血压也有真假?四、人的血压是一直不变的吗?五、血压随季节会有什么变化?六、一天中血压有变化吗?七、药物治疗VS非药物治疗有区别吗?八、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九、高血压控制好,可以减药吗十、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怎么做?

大家都在看

高血压病漫画图解

三图读懂高血压指南推荐用药

高血压生活管理指南,收藏了!

妊娠合并高血压,需记住这4条!

如何正确处理高血压危象?2张图搞定!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为什么总是同时存在?

可怕!8张动图揭秘高血压损害“血管内膜”全过程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47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