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年郑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出炉


白癜风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3/6326476.html

来源:整合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杭州交通、健康时报、健康时报网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近日,在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刘欢脸色突然变白,呼吸困难,坐地不起。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刘欢突发心脏病”。

幸运的是,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在万急时刻救回他一命!

无独有偶,郑州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年郑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中,心脏病被认定为我市居民的头号杀手。

郑州市居民总人群死因中心脏病位居第一,占总死亡的29.90%,其余前4位依次为脑血管疾病(20.73%)、恶性肿瘤(18.19%)、呼吸系统疾病(10.40%)、伤害(6.69%),前5位占了总死亡的85.91%。

男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

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

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

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

男性和女性死因顺位与总人群一致。

心脏病患者关键时刻如何自救?

真正可以救命的药,只有这两种!

1速效救心丸:心脏病必备救命药!

大家都知道,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20多年了,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主要是应急时使用,冠心病高危人群必备。

速效救心丸能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脏、降低血黏度、解痉镇痛,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速效救心丸适合用舌下含服法,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舌下黏膜吸收,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为更快地发挥药效,还可先将药丸咬碎后再置于舌的下方。

一般服用后几分钟就能生效,可有效防止猝死。但速效救心丸只是应急用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症状缓解后应尽快就诊。

2硝酸甘油:冠心病必备救命药!

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常备的一种药,它能迅速缓解心绞痛,能急救,关键时候能救命,是冠心病必备救命药!

冠心病典型心绞痛为阵发性胸闷、憋气、胸痛,出现在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臂。心绞痛的部位有时会发生“偏离”,出现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颈、下颌、左肩或右前胸。发作时可能感觉压榨痛或闷胀,甚至感到窒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此时可用硝酸甘油。

坐位含服比躺着、站着都好,体位性低血压会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低血压,甚至晕厥症状;若含服时采取平卧位,可因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到药物疗效。

如果身边没有药怎么办?三招救命!

如果身边没药,心内科医生教您三招,以应不备!

第一招:用力咳嗽!

突发心脏病的患者在既无自备药又无医疗救助的情况下,大声咳嗽不失为一剂自救良方。因为此时血液循环可能停滞,而用力咳嗽可以增大胸腔压力,对暂时缺血的心脏起到按摩作用,并让肺部吸进更多氧气,以此促进血液循环,并提升到达大脑的血压,给大脑补充氧气。

此外,心跳过快时,也可以通过咳嗽缓解心律失常带来的不适。咳嗽的方法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如此反复几下即可。

第二招:按摩穴位!

按摩人体的有些穴位也可以起到急救的效果。比如,可以用来捏手掌虎口上的合谷穴。一次掐3~4秒,然后停1~2秒,再掐3、4秒,重复几次。

另外,内关穴也是一个可以用于救急的穴位。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上两寸,当心脏病突发时,患者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用力地按压此穴,并持续几分种,以待不适缓解。

第三招:喝口凉水!

对于心跳过快为表现的心律失常,喝一口凉水也不失为一种缓解不适的方法。饮入凉水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帮助缓解过速的心跳。喝凉水的同时,还应该解开衣服上过紧的纽扣,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透透气,以求更快恢复。

最后千万记住:任何时候突然感到明显胸痛、胸闷,都需要高度警惕,万一发病应当终止任何活动,休息。同时,赶紧拨打,通过医务人员进行确诊。

年郑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中还指出↓↓

肺癌居我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具体死因分类为,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位居第一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02%,其余前4位依次为肝癌(13.47%)、胃癌(9.41%)、食管癌(6.74%)和结肠直肠肛门癌(6.96%),前5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4.60%。

交通事故是造成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伤害死亡分类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占伤害死亡的41.93%,而且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女性的2.4倍。

总人群死亡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为1.42,从年龄组看,0-4岁组中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的死亡比例最高,5-44岁年龄段伤害死亡所占比例最高,45-64岁组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65以上年龄组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三大类死因构成中,慢性病死亡数最高,占总死亡的85.09%,其次是伤害,占总死亡的6.68%,第3位是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占总死亡的6.11%。

女性慢性病构成比(86.96%)高于男性(83.76%),而男性伤害构成比(8.02%)明显高于女性(4.79%)。

郑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若想远离慢性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上下功夫。

-END-

豫姐陪您办事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48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