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即使是高血压患者,也是有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特别是在服药不规律,或者在天气炎热、作息紊乱等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
正值夏季炎热时分,牛大爷近来血压控制理想,甚是得意,自觉身轻如燕,一身轻松。但这几天有个怪事,每天早上起床时都会突发头晕,而且眼前发黑、站立不稳,以为是血压又作妖了,但一测量血压又不高,百思不得其解,牛大爷赶紧跑来找杨医生看病……
杨医生向牛大爷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发现他头晕发作基本都是早起那一小会,活动开后就缓解了,弯腰或蹲位站起时也偶有发作,诊室测量血压在正常范围,为了解开谜团,杨医生给牛大爷做了24h动态血压、卧位起立试验、直立倾斜试验,终于发现了病因。
杨医生:老人家,您头晕的原因我找到了,不是因为血压高才头晕的,恰恰相反,是因为血压偏低导致的头晕!
牛大爷:您搞错了吧,我是高血压老病患了,血压只有高的时候,什么时候血压还偏低了?
杨医生:这叫体位性低血压,俗话说的“直立型虚脱”,它常见于老人家,即便是高血压患者也不少见。
所谓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平卧变成直立,或者头部倾斜60度时出现的血压变化(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出现头晕、黑曚等一过性脑缺血表现。它一般都能短时间恢复过来,不会造成大脑永久性损伤,但头晕发作时,有较大的跌倒风险,是老人家头晕、跌倒的常见病因。
牛大爷:那这病应该怎么治疗,需要停用降压药吗?
杨医生: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血管也逐渐硬化,血管弹性减弱,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会影响血管和心脏的顺应性,也即是血管变得僵硬了,伸缩性、弹性下降,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时,外周血管没法及时收缩,保证身体上部特别是大脑的血液供应,在那一瞬间就会发生一过性大脑缺血,出现头晕、跌倒等症状。同时,老年人可能与其心室舒张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较差,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并不是一味地停用降压药物,当然对于这类病人,我们认为降血压的力度可以放宽一些,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也是可以的,保证大脑足够的灌注。除此之外,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有下列措施:
1、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在医生的指导下,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a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镇静药物等;若需要服用此类药物,建议服药后静卧1-2小时,站立时若有头晕,建议继续卧床休息;夜间起床时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建议睡前排好二便;
3、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另外,睡觉时把床头抑起10-20°,白天坐下的时候可以用斜靠椅,这种情况下就算站起来,体位改变的角度也不会那么大。
4、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刻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针灸百会、人中、十宣。若以上措施仍不见效,医院行专业治疗。
牛大爷:按您的意思,我现在暂时还不需要特殊治疗对吧。我知道了,我以后坐起、站起会动作慢点,也不让自己太劳累了,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应该能够减少这种头晕的发作。谢谢杨医生!
杨医生:您老理解得很到位,老人家年纪大了,急不得,得慢慢来,回去路上注意安全,还是记得要每天测量血压哦……
深圳
长按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