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离床医学麻痹大意,发热头痛当感冒,入院


治白癜风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引言:

63岁大妈,发热、头痛在家当感冒医治,入院后病情剧变,抽搐不止,完善检查,有创+无创,挖出典型病例!

谜底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探案吧!

病例汇报

患者,女,63岁,农民,已婚。

主诉:消瘦、发热、头痛1月余,加重伴咳嗽、胸痛4天。

现病史:

患者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未检测,无畏寒、寒战,偶有盗汗,无咳嗽,时有咳白色粘稠痰,

在家自认为“感冒”,常自服“酚氨咖敏片”治疗,体温可退,但易于反复,逐渐消瘦,医院诊治,具体不详。

4天,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出现发热,热峰39.5摄氏度,无畏寒、寒战,发热时感头痛,时有阵发性咳嗽,咳嗽时胸痛,咳白黄色粘稠痰。

无端坐呼吸、频死感,无咽痛、咯血,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腰痛、抽搐、下肢水肿;

到***医院行CT检查,住院治疗,具体资料未提供,仍感发热,转入我科继续诊治。

病来,精神、睡眠、饮食差,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5Kg。

既往史:

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5年,每年均有发作,具体诊疗不详。

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监测、控制血压。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肺结核、疟疾、伤寒”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

体温:38.7℃,脉搏:次/分,

呼吸:27次/分,血压:/93mmHg,

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

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

心率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

上腹部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1.发热待查2.头痛待查3.支气管哮喘4.高血压病。

诊疗计划:

1.予I级护理,氧气吸入,清淡软质饮食。

2.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细菌,调节免疫,解痉平喘,改善循环,清热解毒,控制血压,对症支持治疗。

3.完善血象、血生化、凝血功能、PCT、血培养、抗核抗体普、输血前筛查,胸部CT、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泌尿系妇科彩超等相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治。

体温单(入院第一周):

胸部CT平扫:

影像表现:

双肺满布粟粒样及小片状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部分融合呈片状,双肺上叶明显。

纵隔见肿大淋巴结影,心脏不大,未见胸腔及心包积液表现。

腹部泌尿系彩超:正常。

心脏彩超:1.心脏结构形态未见异常2.二尖瓣轻度反流3.左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异常。

相关实验室化验结果:

初露端倪:

结合影像学检查的典型表现及实验室结果,考虑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停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细菌,患者签字同意使用抗结核药物,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抗结核治疗。

病情变化:

经过抗结核治疗,患者仍发热,住院后你第5天,出现剧烈头痛,持续呕吐,颈项强直,四肢抽动不止;

监测血压正常。

不排除颅内感染,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地塞米松非特异性抗炎,地西泮镇静,症状可缓解。

给予及时完善颅脑MRI平扫:

影像表现: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

延髓、桥脑、左侧小脑、双侧额颞顶叶、左侧枕叶见多发小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部分灶周见水肿;

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双侧额顶叶皮质及皮质下区可见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在水抑制像上呈高信号;

双侧额部硬膜下腔稍增宽;

脑室系统未见积水、扩张,中线结构不偏。

影像诊断:

1.延髓、桥脑、左侧小脑、双侧额颞顶叶、左侧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影,请结合MRI增强。2.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双侧额顶叶皮质及皮质下区多发缺血性损害灶。3.双侧额部硬膜下腔稍增宽。

患者无腰椎穿刺的禁忌症,完善腰椎穿刺:

取腰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2ml作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持穿刺针由该点垂直刺入,进针顺利,有落空感后缓慢拔出针芯,见无色清亮透明脑脊液流出,15滴/分。

留取脑脊液7ml,送检常规、生化、培养,涂片查隐球菌等检查。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敷贴。

脑脊液检查结果:

治疗加强:98K射击!

图片来自网络

将异烟肼、利福平改为静滴,静脉滴注“异烟肼注射液mgqd,利福平注射液mgq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联合口服“吡嗪酰胺1mg、乙胺丁醇1g”强化抗结核治疗,观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同时加强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地塞米松非特异性抗炎。

进一步完善颅脑MRI增强:

影像表现:

原平扫“延髓、桥脑、左侧小脑半球、右侧基底节区、双侧大脑半球见多发小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部分灶周见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及结节状明显强化,水肿带未见强化,增强扫描水抑制T2WI成像上小脑蚓部及双侧颞枕叶区见散在线条状及条絮状稍高强化影;

“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双侧额顶叶皮质及皮质下区可见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在水抑制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

双侧额部硬膜下腔稍增宽;脑室系统未见积水、扩张,中线结构不偏。

影像诊断:

1.上述MRI所述,结合病史,多考虑结核性脑膜脑炎,请结合临床及治疗后复查。

2.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双侧额顶叶皮质及皮质下区多发缺血性损害灶。

3.双侧额部硬膜下腔稍增宽。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给予联合抗结核治疗,脱水降低颅内压,激素非特异性抗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前情况:

出院诊断:

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初治,药物敏感)涂阴培阳

2.结核性脑膜脑炎

3.多发脑缺血灶

4.支气管哮喘

5.高血压病。

因为篇幅较长,

另起一文做学习笔记!

一起学习吧!

END文/图:啰嗦类型:离床医学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啰嗦探案

一天不学习,皮痒痒,赞我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76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