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专栏药食同源之天麻


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天麻是名贵中药,历来被认为是天赐良药。《神农本草经》谓其“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李时珍更认为“补益上药,天麻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不仅可以定惊、祛风湿,还具有良好的益气、养肝、止晕、强筋骨的功效,现代人们只认识到天麻的保健作用,很少人知道它有很好的“治风”作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全面科普一下天麻的作用吧。

天麻的传说

  相传古时四川大宁河的深处有一个村子,住着几十户人家,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突然村子里突然流行起一种奇怪的疾病。这种病一旦缠身,头痛得像裂开来,严重时就会四肢抽搐,半身瘫痪。村里的乡亲到处求医吃药,但都不见效果。

  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天生,他平时弄点草药给乡亲们治治头痛脑热。他见乡亲们被病疫折磨而自己又束手无策,心中十分难受,就决心出门去滴翠峡访求名医,寻找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和方法。一路上山道崎岖,奇峰插云,天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滴翠峡。没想到刚登上山顶,天生就感到头晕目眩,一头栽到地上,四肢抽搐,什么也不知道了。

  天生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间茅屋中,头也不痛了,四肢也不再抽搐。他起身打量茅屋里的东西,发现桌子上堆着一些像马铃薯一样的植物块茎。正在这时,屋外走进来一位老人,手中端着一碗药,让天生喝下。这位老人告诉天生,他生的病和村里百姓的病一样,要靠一种药材医治。药材已准备好,就放在桌子上,让天生病好后带回村子。老人接着告诉天生,药如果吃不完,就把它藏在不显眼的烂树叶里,它就会永远用不完。于是,天生把药材放在口袋里,背在肩上就回村里去了。回到村里,天生把药材熬了一大锅,让生病的乡亲们喝下,乡亲们的病逐渐好了。天生把剩下的药藏在背阴处的烂树叶中,从此,这药材就一年年地繁殖下来。

  为了纪念神医送的药材,乡亲们说这是天赐之物,又专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就把这种药材叫做天麻了。

  天麻,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采挖后,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用时润透或蒸软,切片。

  中医认为,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症。

天麻的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用药法象》:“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天麻的临床应用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3.防治心血管疾病

  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

  4.降血压

  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5.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如治小儿急惊风,常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息风止痉药同用;用治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药配伍;用治小儿诸惊,可与全蝎、制南星、白僵蚕同用。

  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维生素A、生物碱、黏液质等,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主要成分。可入膳,制成天麻炖鸡、天麻竹沥粥、天麻猪脑粥、天麻鱼头汤、天麻山药炖乳鸽等食用,亦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天麻炖鸡

  原料:母鸡1只(重约g),天麻15g,水发冻菇50g,鸡汤g,调料适量。

  做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平肝息风,祛风止痛。

天麻猪脑粥

  原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g。

  做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于砂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养生功效: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天麻山药炖乳鸽

  原料: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g,乳鸽4只,生姜片25g,料酒35g,精盐10g。

  做法:上述药料加水用大火烧开,撇去表面浮沫后,小火炖60分钟,加入精盐调味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补肝益肾、健脾益胃、补气益肺、滋肾固精。

天麻竹沥粥

  原料:天麻10g,粳米g,竹沥30g,白糖适量。

  做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分2次服用。

  养生功效: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天麻鱼头煲

  原料:鲢鱼头g,天麻35g,茯苓20g,枸杞子10g,姜5g,盐3g,胡椒粉1g。

  做法:鱼头去鳃,从中间劈开剁成块,用水冲洗干净,焯一下水;天麻片、茯苓、枸杞子分别用水洗净;将焯好的鱼头及天麻片、茯苓、姜片放入砂煲内,加入鸡汤后,用大火烧开,撇去表面浮沫;再放入枸杞子盖好,改用小火煲1小时左右,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口味即成。

  养生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享受生活。把你家的厨房变成自己的养生大药房,未病先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病安从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要尽量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收敛神气,以适应冬天的寒冷之气,饮食上更要注意均衡营养,防冬寒,多食用温润益肾的食物。在近期的养生专栏里,我们会陆续推出冬季食用的美味药膳,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学会养生!

文/李蒙蒙(中药房)

编辑/冀慧丽 审核/陈爱云 肖婧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89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