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威胁健康的第一杀手竟是它,专家教你躲过一


近日,最新的中国人心血管数据出炉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心血管疾病。

我国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万,心脏病每年直接导致55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了心血管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心血管病起因

1、清晨一骨碌爬起床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

2、蹲便后猛起身

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3、寒冷天气从室内外出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调查表明,猝死多发于寒冷季节。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

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心脏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外套,可以穿件马甲护好胸口,系围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

4、雾天长时间在户外锻炼

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如果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5、久看电视喝浓茶

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表明,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那些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为28%。

如果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中老年人每天看电视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刺激心脏。

6、不合理膳食

吃得越来越油了,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油脂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7、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大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冠心病的发病率。

8、超重/肥胖

肥胖已被公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分肥胖会加重心脏负荷。它和冠心病的直接联系是因为它影响血压、血脂的水平,另外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预防心血管疾病

1、转变观念

防患于未然,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出发,以及改善危险因素来实现。

2、戒烟限酒

吸烟增加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会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半两)。

3、营养管理

现有的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而合理科学的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营养注意以下几点:

每天尽量保证50~75g杂粮。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保证摄入充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25g。控制钠的摄入量,每天食盐不超过6g。

4、情志管理

情志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不同的情志因素会病及不同内脏,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

应该加强情绪管理,保持平静的心境,保持心理平衡,“恬淡虚无”,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

5、睡眠管理

心血管功能与睡眠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我国的睡眠障碍患患者数超过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以保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稳定。

长期的睡眠质量不好或者失眠,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强睡眠管理,调整好自己生物钟,生活要有规律。

6、适度运动

静坐少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还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

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和传统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

运动时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10-60分钟,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天,最好每周7天。

7、定期体检

检查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是否达标。

8、药物处方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冠心病等,均应专科正规治疗。

服药应规律和坚持,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16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