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北京回龙观某小区内发生一起惨剧,一名4、5岁的孩子不慎从22层坠下。
据目击者说:“坠楼的是一名小女孩,家住22层,打开纱窗后不慎坠楼。当时,小女孩的眼睛和鼻子都已经出血。”据知情者说,孩子的父母在小区的对面市场做生意,孩子坠楼时应该家中没有大人,在孩子坠楼以后,父母跑到现医院急救。
医院的司机说:“孩子当时的状况十分不好,除了眼睛和鼻子出血以外,头部也在出血。”该司机表示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我们的车队都有乘客,但是因为事情发生突然,大家都表示宁愿不赚钱,也要给这医院。
对于幼童来说,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倾向。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普遍热衷于向高处攀爬,并对封闭空间外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探索,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天性。
每年,孩子从高层坠楼的新闻屡见不鲜。只要大人掉以轻心,往往就是转眼的时间,就很容易发生小孩的坠楼事故。下面我们来看看最近关于儿童坠楼的新闻报道:
7月6日:江苏南京,大人出门买菜,8岁女孩独自在家,从21层楼的阳台摔落身亡。
7月5日:浙江温州,幼儿园刚毕业的6岁男孩独自在家,意外从6楼坠落身亡。
5月5日:湖南长沙,3岁男童10楼坠落,事发时父母竟在睡觉。
坠楼事件频发,数据触目惊心!
儿童坠楼频发楼层3-6层
4-6岁为事故高发年龄段
(点击可看大图)
千万看好孩子!
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
绝对不能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首先要明白,当孩子一个人被留在家中时,TA是怎么想的。
当孩子发现自己独自一人在家中时,往往是“好奇”+“害怕”两种想法的交织,所以要到窗前/阳台上找找,能不能看到大人/大人是不是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或者开窗呼救、甚至想办法自己逃出去。
尤其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还不健全,绝对不能让孩子独自在家。这看上去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有些家长就是做不到!!他们往往觉得,“孩子在睡觉”“孩子大了懂事了”“跟孩子说好了”……,以为就没问题了。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睡熟了,门窗都关紧了,就赶快出门买个菜回来。”
这种想法真的是危险到极点!为什么?——
1、别看孩子睡得熟,其实随时随地都可能醒来,一旦醒来发现家里无人,大多数孩子都会惊慌失措,而此时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到窗户边往外看,看家人在不在外面,或者是试图从家中翻出!对,孩子有时就是这么想的,家里没人就要出去,到外面有人的地方去才安全!
2、别以为门窗都关紧就没事了!孩子在情急之下,一定会想办法开窗,哪怕只是为了“看看大人有没有回来”;更何况有些大人在出门时往往为了通风,不会把所有窗都锁死,这就更埋下了隐患。
3、不少家长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比如此前曾经试过一次两次,回来的时候孩子仍然在呼呼大睡,于是就习以为常了,但谁能保证每次都不会出事?你每次都在拿孩子的生命作赌注!!
最近有一则新闻,某地一对夫妇正要搬家到小区里的另外一处,五六岁的女儿正在看动画片,想着女儿也已经懂事了,夫妻俩就关照女儿乖乖坐着看动画片不要动,自己就在楼下搬东西,可没多久,女儿想看看父母在楼下做什么,就到阳台上爬上凳子看,没想到身体探得太外面,就听一声闷响,高空坠落,一条小生命就这样没了。
所以,绝对不要相信“孩子答应我能乖乖坐定”“已经关照过孩子不要乱跑”之类的话,孩子毕竟是孩子,任何一个突发奇想的念头,都可能成为危险事件的诱因。
幼童睡觉时家长也要带一眼
敲黑板!学龄前幼儿睡觉时,家长一定要捎带上一眼,过个刻把钟进房间看一下。
家长看到孩子睡着了,把门一关管自己做家务看电视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爬到飘窗上去看风景,看着看着就开始玩窗锁了……而家长听到外面有人呼救喊叫也没当回事,还以为孩子仍在屋里睡觉呢。
不止是睡觉,即使是在房间做作业,家长也要时不时去看看孩子,最好不要关门以便能及时监测孩子的情况。
任何对外的窗户旁边、下面
不放孩子可以轻易攀爬的物品
对还无法自行爬上窗台、够上窗锁的小宝宝来说,不在窗边放任何凳子、矮柜、桌子,甚至靠垫,能为宝宝把好第一道关,不让他们借助辅助物品登高。
即便孩子已经5、6岁,甚至更大,同样要牢记这条原则。
有些窗子的锁比较高,大童也需要爬到凳子上才能打开,前年外地就曾发生过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能是为了把窗子开得更大点凉快,窗子下又恰好有个矮柜,他就踩到矮柜上去开窗,结果一下子窗开得太大、扑了出去。其实当时家长就在厅里,如果窗边不是“恰好”有这个矮柜的话,可能他会让家长来帮忙开窗,至少会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一点。
所谓的“隐患”,就是“不一定发生,但万一发生就悔之晚矣”。
必须安装防护栏
且高度、密度要足够防护
年1月13日,合肥,一名3岁女童从24楼家中坠下,送医抢救无效身亡。女童母亲因为伤心过度,一度昏厥。
据小区邻居介绍,事发时父母都不在家,奶奶在照顾女童,奶奶收回晾晒的被褥时,由于窗户没有安装防护栏,女童不慎失足坠亡。
家有幼童,必须在阳台、飘窗外装上防护栏,以防万一。但并不是所有防护栏的高度和密度都能起到防护作用。比如有些防护栏最下面的一根和窗户其实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完全容得下2岁以内的幼童通过,这就会存在隐患。
此外,防护栏上也不能有便于踩踏攀登的构造。
为什么要再三提醒家长注意防护栏的高度和密度?因为有些孩子会拿它当攀爬的器具,进行翻越或将身体钻出!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我们孩子挺懂事的,不会做这种事”,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好奇心、玩心起来了,防不胜防!
不给仿效危险动作的机会
经常有家长,在孩子遭受意外伤害后悲恸地懊悔,“怎么会这样!孩子明明都懂的呀!”
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就是看了动画片里的情节,好像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灰太狼从很高的地方掉下去,拍拍屁股就起来了,孩子觉得好玩,也想试试看,就打开窗自己跳了下去……
越是小年龄的孩子,越喜欢模仿,而不少动画片中夸张虚构的剧情,会对他们的认知造成干扰,所以一旦你发现孩子在看的动画片、广告或者其他载体的信息中有“高空坠下却安然无恙”的情节,一定要帮孩子“拨乱反正”。
其实,孩子在安全方面的“懂”,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不管是对于危险性的预判、对于自我能力的估计,以及自控性等等,都远未成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始的时候就说,“千万不要相信孩子答应会一个人乖乖的~”
0-3岁的孩子比较弱小,家长一般都严加保护,而且一般不会让孩子单独行动;但对4-6岁的孩子来说,动作能力提升了,在家时大人也比较放心,不像小时候那样一直盯着了,所以反而会出现空白盲区。
所以,一旦看到孩子有攀爬窗户的行为,就必须坚决予以制止,明确告诉孩子爬窗户的严重后果。
有些家长喜欢抱着孩子在窗台上玩,这不仅很危险,而且很不可取,久而久之,会让孩子认为在窗台上玩是可以的。孩子最会仿效,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些生活细节,危险性动作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做。
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很好动,胆子也大,但是其自身的应急保护能力和危险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由此也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相对顽皮的男孩子,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万一孩子跌坠了怎么办?
孩子发生了严重的坠楼事故导致昏迷,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冷静,立即拨打,同时将孩平卧在一块板上,头侧向一方,医院。因为在有脊柱骨折、头颅损伤或内脏损伤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情况下,由于抱的姿式使脊柱弯曲,特别是途中颠簸振荡会加重脊髓的损伤,而且头处于高位会加重脑缺血、缺氧。
教宝宝学会10首安全童谣
童谣一: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边小朋友。
童谣二:一人在家放暑假,生人敲门不应答。问路送奶查电表,决不开门我当家。
童谣三: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童谣四: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
童谣五: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
童谣六: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
童谣七: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危险挥手大声叫。
童谣八:身后有人很可疑,走到马路对面去。要是他又跟过来,拔腿就跑莫迟疑。
童谣九: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马线。
童谣十:骑车避免上马路,不许撒把与攀扶,打闹追逐危险多,人多转弯要减速。
↓↓↓点击阅读原文,白癜风能治么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