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原则·专业篇

人生最沉重的一步:你身体健康,我血压受伤。

有一位80岁的老大爷,因为血压高达~/~mmHg而住院治疗,医生在确定了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之后,对他实施了药物降压的治疗方案。经住院治疗一周后,老人的血压逐渐下降,并稳定在~/80~90mmHg之间比较正常的范围,病人自我感觉也很好,准备出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然而,就在准备出院的当天早晨,尽管有人陪伴,可老人在上厕所途中,还是一下子晕倒在病房了。医生护士立即赶来,对病人进行了紧急抢救,很幸运的是病人神志很快就清醒过来了,没有受到外伤,手脚活动自如,当时测得的心率为98次/分,而血压只有96/60mmHg,其它的方面也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随后,病人被抬到病床上休息。十五分钟后血压上升至/90mmHg,病人恢复正常状态。经过各项检查,排除了引起老人晕厥的其他病因,它包括颅内及心脏病变、低血糖、急性胃肠道出血和运动系统功能障碍等。最终认定引起晕厥的原因就是“体位性低血压”。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老人明明是“高血压”患者,怎么突然又变成了“低血压”的病人呢?

诚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是不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人们体位改变时,有一个复杂而又有效的维持血压正常的反应体系。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这一体系的功能往往受到了损伤。其实,老人低血压形成的始动因素就在于他体位的突然改变。开始他是躺着的,由躺着到坐起,再到站立起来行走,这一体位的迅速改变过程,导致了老人“卧位血压”的骤然下降,离心脏距离最远的大脑急剧缺血缺氧,进而产生了晕厥。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处于平卧状态的时候,占总量20-30%的血液是分布在胸腔以内的;而在站立的时候,则有-ml的血液会流向腹部和四肢,这就会使得回到心脏的血液总量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体位性低血压会不会出现,则完全依赖于血压调控机制的正常运行。

由此可见,体位性低血压更多地发生在老年人群之中,并且还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因其起病的隐匿性,加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了解不足,所以,仍然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目前,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更多地是采用美国自主神经科学学会和神经病学会在年公布的标准,即病人从卧位转为站立后3分钟以内,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和/或者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同时伴有或者不伴有各种各样低血流灌注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突然晕厥、反复跌到。根据病因,可以将体位性低血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往往继发于体液丢失(如退热引起全身大汗)、药物(降压)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体位性低血压则继发于人体血压调节机制的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如果一个人的血压长时期地随着体位的改变而降低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心、脑、肾等组织器官必定会产生血液的灌注不足,从而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系统及肾脏的发病率。

对于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朋友来说,能不能预防和治疗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此类疾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位变动前后(卧位和立位)的血压测量,必要时需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形成的趋势。其次,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应该减缓体位改变的速度,消除发病的基础。再次,应该积极地治疗众多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和心功能衰竭等。有研究表明,具有这些疾病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些降压或者镇静药物它们本身就具有能够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目前,在美国“米多君”这种药物是唯一的经过了他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有效药物;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药物亦可选择和运用。

今天,随着人们







































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1722.html


当前时间: